回覆列表
-
1 # 別人都叫我知識小王子
-
2 # 手握蒼穹腳踏乾坤
房顫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房顫治療的目標除了預防血栓栓塞併發症以外,仍為滿意控制心室率、恢復竇性心律並防止其復發。用於房顫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有兩類:轉復房顫,恢復竇性心律和預防復發的藥物,包括IA類(如奎尼丁)、IC類(如普羅帕酮、莫雷西嗪)和III類(胺碘酮、索他洛爾)抗心律失常藥物。 它們主要作用於心房,以延長心房不應期或減慢心房內傳導。減慢心室率的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非雙氫吡碇類鈣拮抗劑(維拉帕米和地爾硫?)以及洋地黃類藥物。它們作用於房室結,以延長房室結不應期,增加隱匿傳導。過去,曾有些臨床醫師將減慢心室率的藥物誤解為有轉復房顫為竇性心律或預防房顫復發的功能,如洋地黃類(毛花甙丙、地高辛)、非雙氫吡啶類(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和β受體阻滯劑。 一些隨機雙盲的研究表明,毛花甙丙與安慰劑比較,其復律的有效率和恢復竇性心律距開始給藥之間無顯著差異。奎尼丁曾在中國廣泛用於持續性房顛的復律和預防房顫的復發,但臨床研究表明,奎尼丁雖可有效治療房顫,但可能增加病死率。
病情分析:治療房顫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最為常用的包括藥物治療,電除顫治療,內科介入治療,外科手術治療等.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病情,醫生會為其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包括:抗心律失常藥物和抗凝藥物.藥物治療只能控制症狀和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不能治療房顫,一般需要長期服藥. 電除顫治療適用於藥物控制無效的病人.單次的轉覆成功率很高,但是複發率可高達60%以上.且容易造成患者的組織燒傷以及全身影響. 介入治療現在應用的很廣泛,但是由於技術的限制,對於持續性房顫以及永久性房顫的單次成功率並不很高,一般需要多次治療,費用相對較高.而且介入治療不能去除血栓最長髮生的部位--左心耳(絕大多數發生中風的 房顫患者,血栓均來自左心耳),術後仍需要繼續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介入治療有發生嚴重的併發症的可能.如:心臟穿孔,心包填塞,心臟食管瘻等. 外科治療的金標準是“迷宮手術”,因為這種手術可以去除房顫發生的病因,並且可以去除左心耳,因此,手術的房顫治癒率很高,且術後中風的機率很低.但是由於最早的迷宮手術需要把左心房切割成許多小的部分,導致術後的併發症較多,現在已被“改良迷宮III手術”取代.“改良迷宮III手術”是用雙極射頻消融取代最早的切割縫合方法,因此在不降低術後治癒率的同時,降低了術後的併發症,而且避免了術後的長期服藥. 現在外科治療又增加了一種方法--房顫微創外科治療.房顫的微創治療指的是微創射頻消融手術(微創消融手術),又名Wolf Mini-maze手術,是由美國醫生Randoll Wolf在2002年提出並逐漸發展完善的一種迷宮手術治療房顫的手術方式,手術放棄了傳統心臟手術的胸骨正中劈開口,採用肋間小切口,運用特殊的手術器械,完成雙側肺靜脈的隔離和左心耳的切除或閉合,最終達到治療房顫的目的.現在國內多家醫院已經開展.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