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klla33957
-
2 # 使用者3920320951631
>>壞處:
1、熱水袋使用中存在安全隱患。糖尿病人或末梢感覺神經遲鈍者及嬰幼兒最好不用熱水袋取暖。
2、容易使本就缺水的面板會因此變得更幹,更難護理。
3、痛風病人熱敷熱水袋會加重病變部位充血、水腫,非但不能止痛,有時反會使疼痛升級。
4、容易對其會產生依賴性。
>>好處:
1、利用熱水袋保暖,可以人為地刺激四肢血管舒張、促進血液迴圈。
2、痛經時用來熱敷會有所緩解。
3、冬天凍瘡用它來敷有幫助治療的作用,敷完後要對凍瘡處進行保暖的工作,之後也要進行保暖的工作,不能一下子處於冰冷的環境中。
如果可以儘量避免熱水袋對自身的壞處,冬天可以嘗試多用熱水袋,例如KSCB商城的熱水袋就很不錯,既實用又時尚。
熱水袋冬天是熱水袋大顯身手的時候,但只用熱水袋作為單純的取暖裝置的話,就有點大材小用了。其實,它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醫療保健用途。 促進傷口癒合:張阿姨三天前切菜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指,因為天冷,傷口一直癒合不好,她就用熱水袋灌上溫水放在手上熱敷,剛開始只覺得熱乎乎的挺舒服,連續敷了幾天,傷口竟完全癒合了。究其原因,是因為溫熱可刺激組織再生且有減輕疼痛和加強組織營養的作用,當溫熱作用於體表的創口時,大量漿液性滲出物增多,能協助清除病理產物;熱可使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強,有利於組織代謝產物的排出和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抑制炎症的發展,促進其癒合。 緩解疼痛:今年65歲的汪奶奶,前些天因氣溫驟降,膝關節疼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她正在為疼痛困惑時,無意中拿熱水袋放在膝蓋上熱敷,疼痛很快就得到了緩解。其實熱敷不光可以緩解關節疼痛,對腰痛、坐骨神經痛、痛經(均屬寒證),將熱水袋放在區域性疼痛處,每次20分鐘,每天1~2次,也可明顯緩解疼痛;對扭、挫傷引起的皮下血腫,於受傷24小時後,用熱水袋熱敷,可以促進皮下淤血吸收。 敷背止咳:馬老先生一到冬季稍受風寒,就咳嗽不止。後在醫師指導下,用熱水袋灌滿熱水,外用薄毛巾包好,敷於背部驅寒,能夠很快止住咳嗽。熱敷背部,可使上呼吸道、氣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速,以增強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並有止咳作用。此法對傷風感冒早期出現的咳嗽尤其靈驗。 催眠:小李睡不著覺,醫生告訴他,睡覺時把熱水袋放在後頸部,會感到溫和舒適,先雙手發熱,慢慢腳部也感覺溫暖,就可起到催眠作用,此法還適合治療頸椎病、肩周炎。 此外,在乳腺炎初起時,把熱水袋放在區域性疼痛處,每天2次,每次20分鐘,能活血化瘀;靜脈輸液不通暢,用熱水袋熱敷,即可通暢;長期臀部肌肉注射青黴素和針劑,肌肉注射區域性易生硬結並伴疼痛紅腫,用熱水袋熱敷患處,能促使藥液吸收,預防或消除硬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