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內長瘡與大便乾燥是肺火,而不是脾火。鼻子內長瘡與大便乾燥,貌似風牛馬不相及,在中醫上有很大關聯,從中醫角度與大家淺談一下。
一、鼻子內長瘡在診斷上叫鼻癤,為什麼稱為肺火呢?
《黃帝內經》指出,“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開竅於鼻”。
主症解讀: 以上可以看出,在中醫上,肺與鼻緊密相連,肺開竅於鼻,鼻可以稱為肺的附屬部分。肺主一身之氣,司呼吸,鼻作為呼吸通道與肺相連。肺的寒熱多體現於鼻,若風寒從口鼻而入,形成肺寒,則在外表現為鼻塞流清涕。同理肺熱在外體現鼻流黃涕,或者鼻生癤瘡。所以鼻生癤瘡是屬於肺火,是肺熱的外在表現。
治則:清肺洩熱,解毒療瘡
方藥:銀翹散加減
中成藥:黃連上清片(丸)、三黃片、清火梔麥片、一清顆粒、清肺抑火丸、牛黃清肺片等。
二、肺熱為什麼會便秘?
大便乾燥是肺熱下移於大腸,形成大腸腑實證。
中醫書籍《黃帝內經》中指出:“肺為相傅之官,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為傳導之官”,“大腸主津”。
主症解讀:以上可以看出,肺為相傅之官,主氣,大腸為傳導之官,變化水谷,傳導糟粕。肺經與大腸經相表裡,肺經起源於胃中脘的中焦,向下聯絡大腸,在經絡上相連。大腸經的邪氣可以進入肺經,肺經的邪氣也可以體現在大腸經上。若肺經有熱可以下注大腸經,大腸主津,可以吸收糟粕(食物殘渣)中的水分。肺熱下移大腸,大腸腑熱,就會過度吸收糟粕中的水分,故就會便秘。所以在臨床上,便秘可以用調(清)肺的藥物來治療便秘,肺在上,大腸在下,中醫稱為這一治療方法為“提壺揭蓋法”,如同我們的茶壺,茶壺蓋開啟,水就順暢倒出來了。同理調理肺,大便就順暢解下,便秘減輕。如加入“炒杏仁、蘇葉、枇杷葉等”調肺藥。
治則:宣肺清熱,瀉火通便
方藥:枇杷清肺飲合小承氣東加減
中成藥:通便靈膠囊、蘆薈膠囊、三黃片、麻仁丸、麻仁潤腸丸等。
三、養生注意事項:
1、少吃辛辣之品,少飲酒,禁吸菸,以免上火於肺成鼻癤,肺火下移大腸,大便秘結。
2、風熱感冒及時治療,以免熱邪入裡,下移大腸,大便秘結。
4、清肺熱與瀉火通便藥,要中病即止,切莫過服,以免苦寒傷陽,成虛寒證。
鼻子內長瘡與大便乾燥是肺火,而不是脾火。鼻子內長瘡與大便乾燥,貌似風牛馬不相及,在中醫上有很大關聯,從中醫角度與大家淺談一下。
一、鼻子內長瘡在診斷上叫鼻癤,為什麼稱為肺火呢?
《黃帝內經》指出,“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開竅於鼻”。
主症解讀: 以上可以看出,在中醫上,肺與鼻緊密相連,肺開竅於鼻,鼻可以稱為肺的附屬部分。肺主一身之氣,司呼吸,鼻作為呼吸通道與肺相連。肺的寒熱多體現於鼻,若風寒從口鼻而入,形成肺寒,則在外表現為鼻塞流清涕。同理肺熱在外體現鼻流黃涕,或者鼻生癤瘡。所以鼻生癤瘡是屬於肺火,是肺熱的外在表現。
治則:清肺洩熱,解毒療瘡
方藥:銀翹散加減
中成藥:黃連上清片(丸)、三黃片、清火梔麥片、一清顆粒、清肺抑火丸、牛黃清肺片等。
二、肺熱為什麼會便秘?
大便乾燥是肺熱下移於大腸,形成大腸腑實證。
中醫書籍《黃帝內經》中指出:“肺為相傅之官,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為傳導之官”,“大腸主津”。
主症解讀:以上可以看出,肺為相傅之官,主氣,大腸為傳導之官,變化水谷,傳導糟粕。肺經與大腸經相表裡,肺經起源於胃中脘的中焦,向下聯絡大腸,在經絡上相連。大腸經的邪氣可以進入肺經,肺經的邪氣也可以體現在大腸經上。若肺經有熱可以下注大腸經,大腸主津,可以吸收糟粕(食物殘渣)中的水分。肺熱下移大腸,大腸腑熱,就會過度吸收糟粕中的水分,故就會便秘。所以在臨床上,便秘可以用調(清)肺的藥物來治療便秘,肺在上,大腸在下,中醫稱為這一治療方法為“提壺揭蓋法”,如同我們的茶壺,茶壺蓋開啟,水就順暢倒出來了。同理調理肺,大便就順暢解下,便秘減輕。如加入“炒杏仁、蘇葉、枇杷葉等”調肺藥。
治則:宣肺清熱,瀉火通便
方藥:枇杷清肺飲合小承氣東加減
中成藥:通便靈膠囊、蘆薈膠囊、三黃片、麻仁丸、麻仁潤腸丸等。
三、養生注意事項:
1、少吃辛辣之品,少飲酒,禁吸菸,以免上火於肺成鼻癤,肺火下移大腸,大便秘結。
2、風熱感冒及時治療,以免熱邪入裡,下移大腸,大便秘結。
4、清肺熱與瀉火通便藥,要中病即止,切莫過服,以免苦寒傷陽,成虛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