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至於心

    夏至(6月22日)是白天時間最長,冬至(12月22日)是白天時間最短。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攝氏度左右。

  • 2 # 七號衝呀

    夏至(6月22日)是白天時間最長,冬至(12月22日)是白天時間最短。(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

    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太陽執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點,一般在公曆6月21 ~ 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標示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Sunny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太Sunny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長,因此,古人認為,冬至為一年中陽氣最弱的一天,此後則陽氣漸漸回升。時至冬至,民間便開始“數九”計算寒天了,民諺雲:“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治療胃炎的8種食療食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