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PETCT檢查做完會有很大的放射性,但一般會隔一兩天會沒有的,所以衣服可按正常程式清洗(可以把它和其他衣物分開洗),然後晾曬一下即可,不需過度緊張。

    一般做一次PET-CT檢查檢查,所受輻射劑量比一次胸透、CT檢查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劑量還要低。 因此,在臨床合理用藥和適當防護的前提下,對患者及其親屬、社會和環境是安全的。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petct輻射問題

    事實上對於PET-CT所用造影劑的輻射量,解放軍307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丁勇曾專門在微博上做過解釋,他指全身掃描有效劑量產生的輻射約為10.5毫西弗,只是《輻射防護規定》中一次應急照射限值100毫西弗的十分之一,遠低於發生非隨機輻射損害的值。

    香港大學放射診斷學系系主任Pek-Lan Khong教授等研究者採用了三種目前主流的PET-CT儀器,結果顯示 其輻射劑量在13-32毫西弗之間,而“與PET-CT有相關性的癌症發病率”則為0.2%-0.8%,且年齡越低,風險越大。

    因此,研究者建議,應該在有充分的臨床理由後再做PET-CT檢查,並應採取措施,以減少劑量。

    因此,每一次PET-CT檢查都會增加風險,這將在一段時間後最終帶來顯著的輻射劑量”。Robert E. Reiman強調,兒童所遭受的風險將更大。

    對於影像學檢查中輻射劑量的問題,整個醫學界都非常重視。無論是X光、CT還是PET/CT,醫生都會把輻射劑量控制在目前認為的安全標準之內,避免對患者身體的傷害。

    醫學檢查中的輻射都會充分考慮“實踐正當性”,用“兩害取其輕”來概括。如果將PET/CT作為確定腫瘤的良惡性、分期診斷惡性腫瘤等的手段,PET/CT檢查的積極意義就遠大於輻射對身體的影響,更何況,現在的PET/CT輻射劑量低於安全上限。

    輻射對身體的影響與遭受的輻射劑量和次數、人體自身修復能力都有關。大劑量的輻射可能使組織遭到破壞、壞死,放療就是利用輻射的這個原理將癌細胞殺死;而低劑量的輻射被人體吸收後,身體有一個修復的過程。

    從事放射科、介入醫學或核醫學的醫務工作者要接觸到輻射,他們每年都會進行體檢,其中一項指標叫淋巴細胞微核率能反映受照射後身體受影響的程度。如果數值升高,表示身體受輻射的影響較大,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調整,此數值通常都會恢復到正常。

    有些人做過PET/CT後,間隔不久又多次做其它有輻射的檢查,輻射劑量會有累積;如果人體受到輻射後還沒得到及時修復,身體受輻射影響的可能性會增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跑步對血液迴圈是否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