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心理
-
2 # 夯七婚戀指導
心理學和行為學,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兩者都是綜合學科,其內容可能包含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生物學等各個學科的內容。甚至有一些學校將心理學和行為科學設在同一個院系。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對於心理學和行為學的定義。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以及精神、行為活動的科學。其包含內容十分廣泛,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研究內容涉及情緒,意識,行為,情感,生理。從其定義可以看出心理學的研究涉及對行為的研究,但不僅限於對行為的研究,還有很多的研究聚焦於人的情緒,情感,思維等過程。心理學的一個學派叫做行為主義心理學,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最早提出這一理論。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可以被塑造的,而意識的影響比較小,我們所謂的條件反射就是經典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表現。
行為學,是指個體對於環境的變化作出的一些反應。行為學比較強調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影響的。所以人們在社會中生存,要透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調節適應能力。其研究重點是行為,包括社會行為,個體行為,犯罪行為,銷售行為等等。行為學所強調的規律是,當你做出一種行為,就會相應產生一些後果。人們為了加強或減輕這樣的後果,就會去調整自己的行為。可以看出這裡較少涉及到意識層面的問題。
但行為學又是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兩者密不可分,心理學家認為行為的產生有意識的影響。單單研究行為可能達不到某些效果。徹底的歷史主義和徹底的行為主義都只能管中窺豹,不能看到全域性。
-
3 # 宙心
有關行為學家和心理學家有什麼不同的話題,應該這樣來解釋一下。
首先來說行為學家,行為學家所研究的物件基本上是事發後的針對所發生的行為研究與論證,在行為發生之前是不做考究與論證的。只有在發生之後才會對其發生的經過和起因進行聯絡。也可以稱為事後“諸葛亮”來定義。別小看了事後“諸葛亮”,這個“諸葛亮”也不好做。
其次再來說心理學家,心理學家所研究的物件基本上是未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事的情況進行因果上的聯絡與考量。也可以在未發生之前進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導避免一些不良的行為發生。早期操作具有隱形特徵,很少會顯露出其本來的面目。所以心理學家相對行為學家研究的領域更前沿更深奧。
-
4 # WILLSON1625027
行為學是研究人和動物行為活動的生理、心理機制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是研究人與動物意識活動及其生理機制和行為反應的一門科學。從科學發展史看,行為學是心理學中與精神分析學派相反的、以客觀的行為反應來研究心理活動的一個學派,所以可以說行為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但自100多年前美國的J.B.Watson創立行為心理學以來,行為學與生理學、動物學、社會學、組織學、管理學等相結合,形成了許多行為學分支,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現今的行為學家,除了行為心理學、動物心理學研究者還歸屬於心理學家以外,其它分支的應用行為學科的行為學家並不屬於心理學家。
-
5 # 鈴蘭王強
行為學家與心理學家 應該屬於交叉關係。二者彼此獨立,但同時又有相通的部分。
行為學家:研究的 領域,是 只關注 人類的各類行為的 發生、形成、成因。各類行為的個體意義及對種族發展的意義、如何改變和控制行為等等。 在研究的過程中,一定會 涉及各類動物的行為對人類行為的 相互影響等等,透過類比 和對比 進行深入 探究 人類的行為。
心理學家:研究的領域是 人類的心理的 發生、發展、成因、及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 發生成因,及 如何 預測 和控制 一個人的心理 。如何保證人類心理水平 總是健康狀態,如何治療康復 病態心理等等。
以上是 二者的獨立領域。各自都是廣闊的。
同時二者 研究過程中,存在一部分交叉:
之所以有交叉,是因為: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行為是直觀外顯的,容易觀察 容易定性定量分析的。
而心理,處理植物沒有心理。所有動物界都存在心理。低等動物的心理水平低,高等動物心理水平高。我們人類的心理是 人類特有的 是其他任何種類動物沒有的。
心理現象包括 心理過程 與個性。心理過程 是 認知 情緒和意志的總和。這個心理過程的外在表現就是行為。即 心理過程 是可以透過行為進行表現的,我們研究心理,就可以透過研究行為 進而推測分析出此人的心理。
個性 的體現 也是透過心理過程表現,更是透過外顯的一起行為 體現出來的。
我們透過觀察行為,就可以分析判斷出此人的 什麼心理 什麼個性。
由此
1、行為學家,研究行為的時候,一定涉及到心理領域,但行為學家的研究重點 是行為的 各類分析,涉及研究心理 是輔助性的,為了更好的 瞭解 行為的 發生發展 和進化 和 未來趨勢
2、心理學家, 在研究中,觀察行為,目的是輔助性 來探究此人的 心理 成因都有什麼,種族 家庭個體 心理的關係, 健康心理與異常心理的 關係,對於精神障礙的人行為觀察,來探究此人心理 具體什麼細節出現的問題,從心理角度 尋找 康復治療方案等等。
-
6 # 了凡心療愈兩者都脫胎於哲學
簡單而言,兩者之間本質上是相同的。不管是行為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都脫胎於哲學,那麼什麼是哲學,就是一大串為什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上帝是否存在?世界的實在是什麼?真理是什麼?自我是什麼,存在否?自由是什麼?什麼是道德?什麼是好的生活?正義和公平?什麼是好的社會?美是什麼?“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就是哲學的全部。
什麼是哲學?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思考生命意義,無功利可言。忠孝仁義信,則規定人際的關係。倫理學在中國,就是人際關係學,純粹著眼功利。哲學,數學,邏輯思維構成了正常人的基本思想本領,所以人類的文明總是透過不斷的探索、自我質疑、自我證偽來持續發展以及完善。追問與質疑,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行為學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人的心理活動必然是在生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學的研究也必然要有生理學的支撐,這是毫無疑義的。但人的心理又必然區別於生理,人的心理必然要有自己特定的規定性,而不能總和生理糾纏不清。
行為學認為:人的行為是人在意識指導下的、主動自覺的行為;而人的意識是由意向和認知兩大因素構成,是此兩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就表明,行為哲學與心理學有著極為密切的內在聯絡,所以它應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用行為哲學重構後的心理學之上。
行為學與心理學有交叉的領域行為學是研究動物個體和動物社群為適應內外環境變化 (刺激 )所作出的反應的學科。 由於行為學研究的是動物的行為 ,因此 ,它也被稱為“動物行為學”。行為學的研究物件是動物的行為 ,它有完整的理論體系 ,是動物學的分支學科;行為科學研究工作環境中人的行為。
意識在高階生命活動中就是“靈性”的一種表現形式,“靈性”是萬物的“本能”,並不是一般人們誤認為的“靈魂”、“神靈”,所謂萬物皆有“靈”,只是意識層次高低不同而已。人類之所以被稱之為“高階靈長類生物”,其實就是“靈性”在我們的大腦中心區域集中體現,大腦的特殊複雜的組織結構將這種靈性推向極致,所以說念念有意,形形有識,但大腦不是產生“意識”的根源,當然也就不是“靈性”的根源,也就是佛教裡五蘊色受想行識裡的識,佛教是以僧侶們的集體意識活出釋迦摩尼的靈性狀態,基督教是以基督徒的集體意識活出耶穌基督的靈性狀態。
行為主義心理學在國外許多大學,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也都是隸屬同一個系科或者院校的。行為學,或者行為科學,英文叫Behavioural Science,是用科學的角度和方法來研究人們行為的一種學科。心理學,則是從人們的思想、情感、情緒、文化、性格等為切入點,從而進一步瞭解、預測、控制、治療人們的行為。
所以在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宣告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 華生格守一般科學所共有的客觀性基本原則。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特點是否認傳統心理學的物件──心理或意識,而代之以行為。所謂行為,乃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華生曾把人的反應區分為外觀習慣反應(如開門、打球)、內隱習慣反應(如思維,即無聲語言)、外觀遺傳反應(如眨眼、抓握)和內隱遺傳反應(如內分泌腺的分泌)。華生把心理或意識歸結為內隱而輕微的行為。
他指出,一向認為純屬意識的思維和情緒,其實也都是內隱和輕微的身體變化。思維是全身肌肉,特別是喉頭肌肉的內在和輕微的反應。事實上,他把“思維”和“喉頭的習慣”視作同義詞。情緒是身體機構特別是內臟和腺體的變化,是內隱、輕微行為的一種形式。華生自稱行為主義是唯一徹底而合乎邏輯的機能主義。按機能主義的哲學依據──實用主義來說,檢驗意識適應性的唯一標準只能是行為的適應性。既然行為主義是徹底的機能主義,那它就當然可以丟開意識去考察行為,而不能丟開行為去考察意識。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明顯心理學這門科學的歷史。
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心智過程和行為的科學。她介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屬邊緣性科學。
1879年,德華人馮特效法物理學、化學的正規化,設立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來研究人的意識的內容。這就是科學心理學的起步之年。馮特研究的心理學被稱為結構(構造)主義心理學。後來馮科的學生把心理學介紹到了美國。美國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研究意識的內容意義不大,研究意識的功用用途更大,因而開創了機能主義心理學。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髮表了《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標誌著行為主義的正式登臺。行為主義指出意識是黑匣子,沒有辦法測量。倡導研究由於便於實驗、測量的有機體的行為,這樣容易形成研究的正規化。行為主義因符合科學的規範,很快統治了美國的心理學界,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一勢力。後來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班杜拉,在行為主義的研究方面成果累累,把行為主義心理學推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行為主義盛行心理界的半個世紀之久,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認知心理學的興起,逐漸取代其成為心理學的主流。
目前,心理學不再簡單區別流派或者取向,而是從六個不同的視角開展研究,它們是:現代生學視角、現代認知視角、行為主義視角、全人視角、發展視角、社會文化視角。
綜合以上可見,心理學家這個概念更大,研究的內容更廣泛。行為學家是心理學家中的一部分,以研究有機體行為為主要方向。
自我介紹:國二諮詢師, 陝西省心理師協會會員。認知-行為取向。從業4年,個案時長1500小時以上,督導時長300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