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2

    “博學明德 經世致用”,體現的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治學傳統,體現的是學校的人才培養標準和特色,體現的是學校倡導並遵循的價值追求和教育宗旨。

    博學:語出《禮記·中庸》,先哲告誡學子們,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的幾個遞進階段。博學之謂為學,首先要廣泛地獵取,“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唯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收幷蓄,使為學者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明德: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一開篇就提出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裡的“明”即是“使彰明”,這裡的“明德”,即是弘揚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闡明學習的目的第一條就是明曉道理、修養品行和道德,做人有堅定的信念,執著,有節操。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就能以服務於民生為樂事,也就能做事認真,追求真善美。

    經世:治理世事。經:治理。經風雨,見世面,不在書齋裡讀死書。“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留心”。做學問不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是為了服務於社會,造福民生,匡世濟民。

    致用:致,達到、為了。學以致用,學習的意義在於應用。理論聯絡實際,指導和服務於實際生活。

    經世致用作為一種思潮和精神,發端於宋代,形成於明末清初,以王夫之、顧炎武為代表,後來的魏源、龔自珍、康有為、譚嗣同等也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倡導變法。經世致用之學,即“實學”,就是“實習、實講、實行、實用之學”,說實話、幹實事、務實際、求實效。這就是經世致用,匡世濟民。經世致用的精神內涵是:

    1、務當世之務。提倡“道不虛談,學貴實效,開物成務,康濟時艱”。

    2、勇於任事的精神。就是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福禍避趨之”。

    3、倡導致力於創新的精神。主張獨立思考,不蹈襲古人,貴在創新。

    4、注重調查研究,主張實事求是,深入實際,親歷親為。

    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學校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和教育風格,形成了自己的校園文化傳統。遼寧科技大學是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培養出的學生在做人上以誠實、樸實、踏實、務實著稱,在業務上以應用型、技術型、工程型、實踐型見長,這就是經世致用的基本體現。

    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學校貫徹素質教育方針,特別強調學生要德才兼備,要科技素質和人文素質兼備,要業務能力和人格品質兼備,要博學和明德兼備,這是學校堅持的人才培養標準,也是學校之所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的基礎理念。

    博學明德,經世致用,把育人中的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統一於服務社會,統一於服務民生,既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宗旨,又言簡意賅,寓意深刻,體現出學校的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

    博學明德,是古代先賢的治學明訓;經世致用,是近代學者的務實作風。兩者互相照應、互相補充,比較全面地把握了做人、做事、做學問三者間的關係。以“博學明德,經世致用”為校訓,既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又突出了遼寧科技大學的文化內涵;既體現了時代精神,又突出了遼寧科技大學的辦學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塗上化妝品臉上感覺刺痛,過一會就沒事啦,能繼續塗化妝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