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辭極為誠懇真摯,而當時的時事評論卻相當忌諱這樣做. 《明史·于慎行傳》:“ 慎行 遺書,言 居正 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恩,全大臣簪履之誼。詞極懇摯,時論韙之。 《明史·于慎行傳》原文: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年十七,舉於鄉。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萬曆初《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慎行與張位及王家屏、沈一貫、陳於陛鹹以史官得之,異數也。嘗講罷,帝出御府圖畫,令講官分題。慎行不善書,屬人書之,具以實對。帝悅,嘗大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詞林傳為盛事。 御史劉臺以劾張居正被逮,僚友惡避匿,慎行獨往視之。及居正奪情,偕同官具疏諫。呂高陽格之,不得上,居正聞而怒,他日謂慎行曰:“子吾所厚,亦為此也?”慎行從容對曰:“正以公見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尋以疾歸。居正卒,起故官。進左諭德,日講如故。時居正已敗,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遺書,言居正母老,諸子復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思,全大臣簪履之誼。詞及懇摯,時論韙之。由侍講學士擢禮部右侍郎。轉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尋遷禮部尚書。 慎行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考烈後升祔,祧仁宗。萬曆改元,穆宗升祔,復祧宣宗。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言:“古七廟之制,三照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劉歆、王肅並以高、曾、祖禰及五世、六世為三照三穆。其兄弟相傳,則同堂異室,不可為一世。國朝,成祖既為世室,與太祖俱百世不遷,則仁宗以下,必實歷六世,而後三照三穆,始備。孝宗與睿宗兄弟,武宗與世宗兄弟,照穆同,不當各為一世。世宗升祔,距仁宗止六世,不當祧仁宗。穆宗升祔,當祧仁宗,不當祧宣宗。”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辯而核。事雖不行,識者服其知禮。又言:“南昌、壽春等十六王,世次既遠,宜別祭陵園,不宜附享太廟。”亦寢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宮,出閣講讀。及冬,又請。帝怒,再嚴旨詰責。慎行不為懾,明日復言:“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速決大計,放歸田裡。”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山東鄉試、預傳典試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禮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累章上,乃許。家居十餘年,中外屢薦,率報寢。 三十三年始起掌詹府事。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允,乃就道。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於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録遺逸、補言官。數日卒,年六十三。贈太子太保,諡文定。 慎行學有原委,貫穿百家。神宗時,詞館中以慎行及臨朐馮琦文學為一時冠。 于慎行(1545~1608)字可遠,又字無垢。山東東阿人(今屬平陰縣東阿鎮人)。 明代政治家,學者、詩人、文學家。萬曆年間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于慎行為人忠厚老成,熟悉歷代典章,對明朝禮制建設有較大貢獻。其文學造詣亦極高,與馮琦並稱於世。“齊風”主張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產生的原因,同時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于慎行著有《谷山筆麈》(18卷)、《谷城山館文集》(42卷)、《谷城山館詩集》(20卷)、《讀史漫錄》(10卷);編纂《兗州府志》。
言辭極為誠懇真摯,而當時的時事評論卻相當忌諱這樣做. 《明史·于慎行傳》:“ 慎行 遺書,言 居正 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恩,全大臣簪履之誼。詞極懇摯,時論韙之。 《明史·于慎行傳》原文: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年十七,舉於鄉。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萬曆初《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慎行與張位及王家屏、沈一貫、陳於陛鹹以史官得之,異數也。嘗講罷,帝出御府圖畫,令講官分題。慎行不善書,屬人書之,具以實對。帝悅,嘗大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詞林傳為盛事。 御史劉臺以劾張居正被逮,僚友惡避匿,慎行獨往視之。及居正奪情,偕同官具疏諫。呂高陽格之,不得上,居正聞而怒,他日謂慎行曰:“子吾所厚,亦為此也?”慎行從容對曰:“正以公見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尋以疾歸。居正卒,起故官。進左諭德,日講如故。時居正已敗,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遺書,言居正母老,諸子復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思,全大臣簪履之誼。詞及懇摯,時論韙之。由侍講學士擢禮部右侍郎。轉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尋遷禮部尚書。 慎行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考烈後升祔,祧仁宗。萬曆改元,穆宗升祔,復祧宣宗。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言:“古七廟之制,三照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劉歆、王肅並以高、曾、祖禰及五世、六世為三照三穆。其兄弟相傳,則同堂異室,不可為一世。國朝,成祖既為世室,與太祖俱百世不遷,則仁宗以下,必實歷六世,而後三照三穆,始備。孝宗與睿宗兄弟,武宗與世宗兄弟,照穆同,不當各為一世。世宗升祔,距仁宗止六世,不當祧仁宗。穆宗升祔,當祧仁宗,不當祧宣宗。”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辯而核。事雖不行,識者服其知禮。又言:“南昌、壽春等十六王,世次既遠,宜別祭陵園,不宜附享太廟。”亦寢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宮,出閣講讀。及冬,又請。帝怒,再嚴旨詰責。慎行不為懾,明日復言:“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速決大計,放歸田裡。”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山東鄉試、預傳典試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禮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累章上,乃許。家居十餘年,中外屢薦,率報寢。 三十三年始起掌詹府事。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允,乃就道。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於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録遺逸、補言官。數日卒,年六十三。贈太子太保,諡文定。 慎行學有原委,貫穿百家。神宗時,詞館中以慎行及臨朐馮琦文學為一時冠。 于慎行(1545~1608)字可遠,又字無垢。山東東阿人(今屬平陰縣東阿鎮人)。 明代政治家,學者、詩人、文學家。萬曆年間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于慎行為人忠厚老成,熟悉歷代典章,對明朝禮制建設有較大貢獻。其文學造詣亦極高,與馮琦並稱於世。“齊風”主張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產生的原因,同時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于慎行著有《谷山筆麈》(18卷)、《谷城山館文集》(42卷)、《谷城山館詩集》(20卷)、《讀史漫錄》(10卷);編纂《兗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