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偶然一會ABC
-
2 # 陶江14
馬克思研究的是19世紀的資本主義經濟執行規律,但他沒有完成全部研究就去世了。《資本論》第二三卷是恩格斯根據馬克思的手稿編輯完成的。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存在週期性的經濟危機,社會每隔一定時期就會像打擺子一樣陷入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建立在兩個基本假設之上:勞動價值論以及金幣是勞動價值的天然代表。他認為經濟危機是由於勞動者購買力相對於商品的價值量不足造成的,並且認為資本主義的信貸系統十分脆弱,會加劇經濟危機的爆發程度。然而馬克思沒有系統的週期性經濟危機理論。他認為經濟危機可能在任何一點爆發。
現代經濟週期性波動的理論有了很大發展,另外金本位已經不存在。
經濟週期性波動的主要理論有存貨週期,裝置使用壽命週期,房地產週期,還有生命週期等等。
現代銀行制度發行貨幣已經不依賴黃金數量,黃金只是貨幣發行量的部分依據,貨幣在更大意義上是一種信用憑證與記賬符號。其價值主要由貨幣數量與商品價格的比值以及流通速度來決定,粗糙地用費雪方程表示:MV=PQ
商品經濟就是市場經濟,就是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經濟,無論參與市場的生產主體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支配交換的主要規律不會改變,你說它是資本主義或者其他主義都行。除了人為無償調撥商品和自產自消費,即使你在制度上做些許改動,也改變不了以貨幣為價值尺度的交換經濟的實質。更確切的說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統稱“貨幣經濟”。
貨幣經濟有貨幣經濟的執行規律,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執行規律,該來的總會來。
過去,人們把凱恩斯主義看做資本主義大救星,現在經濟學家已經認識到凱恩斯主義逆週期主張的危害:它只能延遲或積累矛盾的爆發,卻無法抵抗週期性波動的作用。在這個問題上,我更贊成貨幣主義的主張:穩定幣值是決策部門應該考慮的頭等大事,剩下的事情讓看不見的手自己去解決,不要人為過多的干預,不要把願望和個人意志強加給市場。
-
3 # 無1產2者3
週期性經濟危機是事實,只是馬克思發現了這個現象並且找到了根本原因而已。但資本家不承認。
資本主義的生產,必須有利潤,也就是剩餘價值,這部分是剝削其他勞動者的成果得來的,利潤越大,資本家越是想擴大生產規模,那麼勞動者被剝削的就越多,但被剝削的勞動者由於人數眾多,也是消費產品的主力,由於被剝削越來越嚴重,消費能力一直萎縮,但再生產卻在擴大,那就產生了扭曲的產能過剩,就是要往河裡倒牛奶,經濟危機就發生了。當然危機的結果各個國家不一樣。
-
4 # 真實自然
至於馬克思理論市場我不很瞭解,但我覺得任何事物發展都有一個從低到高,然後從高到低的週期迴圈,中間也有平穩期
-
5 # 老人新手新手
應該是!不過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政府調控能力較強,這一點優越於資本主義國家。2010年前後,中國採取擴大內需的措施就是!
回覆列表
馬克思在《資本論》有這樣的理論,由於生產社會化和私人佔有制的矛盾,導致社會消費不足,從而一起“產品出清危機”。當時固定資產投資週期或折舊週期為10年。因此,馬克思說,這是10年一個輪迴的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