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53813801450
-
2 # 杏林之聲01
以下回答摘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移植科顧勁揚副主任醫師《名醫專訪丨上海新華醫院移植科顧勁揚:肝臟疾病與移植》
肝癌是全身性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腫瘤細胞可能轉移至其他部位,行肝移植前,現階段的檢查檢測不到,術後因免疫抑制狀態,潛伏在其他器官的微病灶可能導致肝癌復發。如果明確是肝移植後肝癌復發,肝內復發可行手術治療儘可能切除,不能行手術治療,可行TACE、B超引導下微波、射頻消融、無水酒精注射等治療,肺內復發可行CT引導下微波消融和伽馬刀放射等治療,同時行口服靶向藥物或靜脈化療全身治療,輔助應用胸腺肽等。
為什麼肝癌病人做了肝移植後還會復發.肝癌患者如果已經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結轉移的,不應該再施行肝移植手術;腫瘤位於肝左葉或兩葉、腫瘤有播散灶及術前甲胎蛋白檢測≥300μg/L的,提示肝移植手術後預後不良,轉移複發率高,請患者及家屬根據各自在醫院的術前檢查結果做好思想準備。此研究報告刊登於《中華醫學雜誌》2007年第30期,題為“肝癌肝移植預後相關因素分析”,第一作者為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徐泱醫師。本研究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案。中國是全世界肝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而肝癌是癌中之王,給患者和家屬都帶來摧毀性的打擊。自從肝移植手術被用作肝癌患者治療的有效方法後,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福音,但肝移植手術後卻仍有相當數量的患者復發轉移,而肝移植手術本身又費用很高,尋找肝臟供體困難,一旦復發,會給患者和家屬帶來更大打擊,所以,如何減少術後復發,掌握什麼樣的肝癌患者適合接受肝移植治療,是減少患者及家屬痛苦和負擔的重要環節,也是廣大患者和公眾關心的問題。研究者對2001~2006年5年間,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行肝移植手術的肝癌患者共251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了,結果發現,腫瘤位於肝左葉或累及兩葉;腫瘤有血管侵犯,,有淋巴結轉移,有腫瘤播散灶,術前患者甲胎蛋白(AFP)≥300μg/L等,都是肝癌肝移植手術的危險因素,提示預後不良。而手術前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預後極差,應列為明確的肝癌肝移植禁忌證。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醫學公認肝癌肝移植適應證標準,均以腫瘤個數、大小等為依據來篩選患者是否適合接受移植手術,而本項研究表明,其他腫瘤相關指標,如:腫瘤位置、甲胎蛋白(AFP)、是否有腫瘤播散灶等,對於移植術的預後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既往的公認標準還存在一個問題:手術前CT、B超、MRI等影像學檢查得到的腫瘤個數、大小往往與手術中實際親眼見到的腫瘤大小、數目有很大誤差,可見,光靠影像學資料容易被誤判。而且,既往的標準都沒有包括可以反映腫瘤生物學行為的指標,此項研究表明,應在既往標準中加入“血管侵犯”和“淋巴結轉移”這兩個反映腫瘤生物學行為的指標,才能增加手術適應證的科學性,提高肝移植的整體療效。此項研究成果,即為醫學工作者提供更為實用和科學的肝癌肝移植適應證標準,也為患者及家屬和廣大關心肝移植預後的公眾提供了自行評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