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慧勝伽藍
-
2 # 幽藍小貓
我一個朋友,也是這樣,其實就是依賴心理嚴重,不敢承擔責任,自信不足,內心想法很多,但不善表達,怕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別人來指指點點。人教人教不會,社會教人一教就會,父母要放手,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讓她去做一些安排,決定,比如:出去吃飯,吃什麼?怎麼去?幾點去?出去旅遊的吃喝住行玩怎麼安排?肯定會有瑕疵,多鼓勵,多表揚,然後再說問題。一個人的思維和父母遺傳,家庭教育,環境,性格都有關,多交些朋友,多出去,聽得多見得多自然視野會越來越開闊,對思維提升肯定有好處。
-
3 # 胖虎也想戀愛
什麼是思維?
在百度上,思維最初是人腦藉助於語言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思維以感知為基礎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與發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絡和規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階階段。
簡單的來說,就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思維去處理一件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曾經親身經歷首先,同為90後的胖虎來分享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
在胖虎還是一名初中生的時候,青春叛逆,血液裡禽獸飛舞。當時特別流行“隨便”這個詞,特別帥,我特別喜歡。
有天我爸問我:高中想去哪裡讀?
我隨便地回了句:“隨便~”
他頓時火了:“選高中你都能隨便,那還有什麼你不能隨便的?以後再讓我聽見你說隨便,我不打斷你的腿!”
這只是一件生活上的小事。不過我是當開玩笑回答的,而我爸是認真的。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不再說隨便。也是因為不再說隨便之後,我之後每個抉擇都會細細思考,反正冥冥中就有一個聲音不斷的對我說:“一定要做出選擇。”
胖虎認為做事欲要有主見,還是得從生活上最小的抉擇開始。
早上吃麵條還是粥?
今天出門穿裙子還是牛仔褲?
下午是在家打遊戲還是出門看電影?
只有當適應了生活中的小抉擇,某一天當大事件突然來襲,才不會那麼慌張,不是嗎?
吃一塹,長一智胖虎我一直認為,只要我不會的,沒有的,去學就好。
這不是學而不精,這是技多不壓身。我仍是專注於一個或幾個自己擅長的方面,但其他知識我多多瞭解,絕對不是壞處。
事後不會總結怎麼辦?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
不管是誰,吃的塹多了,那就一定會有經驗留下。除非是個傻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砸的不亦樂乎。
所以,想要少吃塹,那我們就得學著去總結。
怎麼學呢?
胖虎建議多多可以在今後的生活裡多多遇事先自己抉擇,思考出解決方案。
然後再聽取他人的建議當作參考,只要不會有很大的壞結果,那就硬著頭皮上吧。那經過一件事,便能總結一件事,有一個方法,多了一條新思路。
回覆列表
實踐!如家人一起出去旅遊,就讓她拿主意。住那,吃什麼,先去那玩,後去那玩~旅遊回家後,家人幫總結經險!如這種事,有幾次以後,獨立思考以及得失觀等等。就會逐漸清晰。再以後就是真讓其自己一人旅遊,再自我總結。有幾次做對,信心建立了。就敢於做主和會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