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 崇文館 弘文館。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設國子學,學額300人,學生皆為貴族子弟,教師24人。貞觀元年(627)唐將國子學改稱國子監,同時成為獨立的教育行政機構。監內設祭酒一人,為最高教育行政長官。設丞一人,主簿一人,負責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籍等具體事宜。唐代曾幾易國子監之名,曾改稱司成館、成均監,神龍元年(705) 又復其名。據《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於國子監。”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館於門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館。聚書二十餘萬卷。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禮儀輕重時,得與參議。置校書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錯謬。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學生數十名,皆選皇族貴戚及高階京官子弟,師事學士受經史書法。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館。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館。因學生出身貴族,不專經業,開元以後,令依國子監生例考試,惟帖經減半。
太宗貞觀十三年(639),置崇賢館,屬東宮系統,有學士二人,掌經籍圖書,教授諸生,均如門下省所屬弘文館之例。學士之下有校書郎二人,掌校理書籍。高宗上元二年(675),避太子李賢名諱,改稱崇文館。學士出缺時,由庶子領館事。肅宗時,以宰相為學士,領館事。崇文館
本為皇太子讀書之處。唐代在此設“崇賢館學士”,以侍講宮中。崇文館又是唐代的貴族學校。 唐制規定:“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緦麻以上親,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中書黃門侍郎之子為之”。另外,崇文館也是宮內秘籍圖書校理之處,是一個大型的皇家圖書館。
國子監 崇文館 弘文館。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設國子學,學額300人,學生皆為貴族子弟,教師24人。貞觀元年(627)唐將國子學改稱國子監,同時成為獨立的教育行政機構。監內設祭酒一人,為最高教育行政長官。設丞一人,主簿一人,負責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籍等具體事宜。唐代曾幾易國子監之名,曾改稱司成館、成均監,神龍元年(705) 又復其名。據《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於國子監。”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館於門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館。聚書二十餘萬卷。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禮儀輕重時,得與參議。置校書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錯謬。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學生數十名,皆選皇族貴戚及高階京官子弟,師事學士受經史書法。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館。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館。因學生出身貴族,不專經業,開元以後,令依國子監生例考試,惟帖經減半。
太宗貞觀十三年(639),置崇賢館,屬東宮系統,有學士二人,掌經籍圖書,教授諸生,均如門下省所屬弘文館之例。學士之下有校書郎二人,掌校理書籍。高宗上元二年(675),避太子李賢名諱,改稱崇文館。學士出缺時,由庶子領館事。肅宗時,以宰相為學士,領館事。崇文館
本為皇太子讀書之處。唐代在此設“崇賢館學士”,以侍講宮中。崇文館又是唐代的貴族學校。 唐制規定:“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緦麻以上親,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中書黃門侍郎之子為之”。另外,崇文館也是宮內秘籍圖書校理之處,是一個大型的皇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