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倩Sur

    失血過多時會導致失血性休克。主要表現為中心靜脈壓降低、迴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所致的低血壓。在神經內分泌的作用下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縮、血管阻力增加和心率加快以優先保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若血容量得不到及時糾正,最終會因微迴圈障礙導致各組織器官功能不全和衰竭,導致死亡。

    一般迅速失血超過全身總血量的20%時,就會導致失血性休克。一個60kg的成年人總血量大約為5000mL。因此如果他在短時間內失血超過1000mL便會導致失血性休克,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治,那麼就可能死亡。

    如果在醫院進行積極救治,那麼情況會好很多,可能失血更多都能搶救過來。經常有手術過程中患者動脈破裂導致大出血,有些患者甚至術中出血達到幾千毫升,但是透過及時補液輸血,糾正血容量,穩定內環境,還是可以轉危為安。但是如果合併了其他情況,比如大出血合併感染,這樣是比較危險的,可能失血不是很多也會有生命危險。總之,出現大出血時,那就是生命與時間賽跑,一定要及時搶救,有時跑得過,有時也跑不過。

    治療失血性休克最重要的是積極控制出血和補充血容量。在外受傷自己如何止血,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50872582583746823/

  • 2 # 沙靜悟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狀況也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人失去30%以上的血量,若不及時輸血就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大量失血的情況下,會出現無力,臉色發白,手腳冰冷,呼吸急促,發暈,脈搏快而微弱,神志不清,甚至休克等症狀。成年人的人體血量大概為3000到4500毫升,失去1500毫升以上危及生命。

  • 3 # 愛喝肥宅快樂水的瘦宅

    這個根據不同的個體會後不同的結論,若失血量小於人體血量的百分之十,回出現明顯的不適,但是對正常的生命活動沒有什麼影響,人體會調動儲存在肝臟中的血液出來參加迴圈。如果失血量達到百分之二十,人體的生命活動就會收到影響,這時就需要輸血了。當失血量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不過不及時輸血,那就要領盒飯了。

    正常情況下,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左右時基本沒啥影響,就是會有些不舒服,休息一下補充點營養就好了,如果失血量達到800毫升以上,就會面色蒼白,手腳冰涼,感覺沒有力氣。失血量達到1500以上時就會危及生命,就需要即使輸血。

    以上是我獻血時聽護士小姐姐說的,可能有記錯的的地方,還希望各位指出糾正。蟹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前兒童思維的典型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