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楚雲817
-
2 # 白雲藍天綠草地
律詩和絕句各有特點,絕句用字少短而精準,基本把寫詩中的起承轉合四個方面分配到了四句中,具有一句定位的乾脆利落,而且字少容易背誦,利於傳播。而律詩為八句,有更多的文字表述空間,相對來說律詩的遣詞造句以及對仗工整平仄聲調上更難一點。二者在用韻與平仄上有共同特點。我們可以根據寫作題材的特點以及使用的需求而選擇用絕句還是用律詩。王修築 言
-
3 # 孟小熹
律詩和絕句各有千秋。寫詩首先要立意,然後進入意境,看你要寫什麼而定。律詩要求嚴謹,特別是頷聯和頸聯的對仗比較受限制。
絕句僅僅28個字,一定要言簡意賅,要精煉。兩種文體都可以選擇!
-
4 # 邕城墨語
如果能用四個句子(每句5字或者7字)表達完詩意,且符合平仄規則,則優先考慮採用絕句,否則,則考慮採用律詩形式。
-
5 # 亦有所思
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對小可而言,若是想多寫一些,或深入一些就寫律詩,若是隻想寫得含蓄雋永,便寫成絕句。
說到七絕,不得不提杜牧,做為絕句中的帝王存在,他的絕句都以清淺,含蓄,回味悠長為主。深度似乎稍稍欠了那麼一點。陳陶的《隴西行》、張繼的《楓橋夜泊》、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都是在淺淺和敘述中表達一種若有若無的深意。
律詩呢?不得不提杜公這個宗師級別的存在。所有的律詩都在深入展開,透過一系列的意象來豐富詩歌的層次感。比如杜公詠王昭君的那一首,如果去掉中間兩聯,就變成了一首七絕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顯然這是一首有些空泛的七絕,彷彿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而空泛就是選擇七律做為體裁的理由。
空泛在哪裡?第二句!
因為“生長明妃尚有村”這一句看起來更像一種鋪墊,一種匯入,那麼正文便只剩下了兩句,這完全不夠,因為還要有承接,轉折和收尾。沒有逆天的才情如何在十個字或十四個字之內完成所有操作。
李義山的《無題》系列算是七律中的另一個典範,可是不論哪一種,把中間兩聯拆開都會顯得空泛,而究其原因,恰恰都是在第二句上進行了鋪墊,也就是說第二句沒有進入主題,需要深化,需要細節,需要表達。
小可覺得這是重點,也是關鍵。
有人說寫景要絕句,寫事要律詩。可是李義山“不問蒼生問鬼神”卻是寫事,溫八叉的“人跡板橋霜”全詩有三聯都在描寫景物,哪怕尾聯也有半句是在敘述。
因此,真正的核心在於你的“立意”是否需要展開,如果需要那麼最好是律詩。或者用另一種說法,你的第二句有沒有GET到點,如果碰到,那麼寫成絕句就OK,如果沒有承接或者點題,那麼也只能寫成絕句了。
所以,立意並不決定體裁,甚至是否在前兩句深入或鋪墊也不重要,關鍵就在第二句,你要怎麼寫。
如果虛,則律詩。
如果實,則絕句。
回覆列表
律詩一般每首詩八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律詩,簡稱五律。
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言絕句,簡稱五絕。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