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18226703917

    好問題,逐條解釋如下:

    1,紅塵的原義,一般指的是早晚時候的飛塵,此時日光是紅色的,給飛塵也蒙上一層紅色,故名紅塵。如:

    日出紅塵——

    飛觀霞光啟,重門平旦開。……紅塵揚翠轂,赭汗染龍媒。(張正見《門有車馬客行》)才分曙色第三鳴,旌旗紅塵已出城。(李廓《雞鳴曲》)

    日落紅塵——

    紅塵暮不息,相看連騎稀。(張正見《洛陽道》)東門車馬路,此路在浮沈。白日若不落,紅塵應更深。(於武陵《東門路》)劍鋒生赤電,馬足起紅塵。日暮歌鐘發,喧喧動四鄰。(楊炯《劉生》)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紅塵昏。(李益《輕薄篇》)

    日出日落前後,光線最為奇異,雲彩是金的,草木是紫色的,飛塵是紅色的。所以經常有人將紅塵紫陌連用,紫陌,即是草木呈現出紫色時道路的樣子:

    轟轟紫陌上,藹藹紅塵飛。日暮延平客,風花拂舞衣。(江總《長安道》)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酺歸日欲斜,紅塵開路薛王家。(張祜《大酺樂》)

    2,紅塵最早出現在班固《西都賦》中,也是日出時的景象:

    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內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於是既庶且富,娛樂無疆。——班固《西都賦》

    這一段的「紅塵」,發生在「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之時,正是日出之時一片忙碌景象。而至於長安城飛塵的本來顏色,也不必瞎猜,是黑色的。據漢代《三秦記》、《三輔黃圖》等書所載:

    長安城中地皆黑壤,今城赤何也?且堅如石如金。父老相傳雲:蓋鑿龍首山中土以為城,及諸城闕亦然。——《三秦記》

    長安城的城牆宮闕略顯紅色,而且很堅硬,傳言是運來了龍首山中的紅土造成的,這正說明長安城本無紅土。而且,其中明確提到,長安城土都是黑色的(地皆黑壤)。

    3,紅塵只與日光有關,它並不是城市的專利,郊陌、鄉村亦有紅塵:

    日起霜戈照,風回連騎翻。紅塵朝夜合,黃沙萬里昏。(謝眺《鼓吹曲之從戎曲》)巖榭風光媚,郊園春樹平。……日落紅塵合,車馬亂縱橫。(陳子昂《於長史山池三日曲水宴》)紅塵遮斷長安陌,芳草王孫暮不歸。(韋莊《春日》)

    4,黃塵和紅塵象徵意義的不同:

    黃塵不必說了,邊疆大漠,塵土飛揚,「黃沙百戰穿金甲」,自是一副荒涼景象。而黃塵顯然也不是邊塞的專利,城市中也有黃塵:

    君看舊日高臺處,柏梁銅雀生黃塵。(王勃《臨高臺》)句踐城中非舊春,姑蘇臺下起黃塵。(衛萬《吳宮怨》)

    紅塵,正對應早晚忙碌之景象,或者是清早起床便奔忙不停,或者是日暮之時仍不得休息,容易給人以碌碌之感,所以漸漸便加註了紛紛擾擾的內涵,成了人世間的代名詞。有些作品中,紅塵便開始兼有虛實二義:

    珠彈繁華子,金羈遊俠人。酒酣白日暮,走馬入紅塵。(孟浩然《同儲十二洛陽道中作》)夜半聽雞梳白髮,天明走馬入紅塵。(王建《從軍後寄山中友人》)紅塵擾擾日西徂,我興雲心兩共孤。(元稹《重酬樂天》)驅馬獨歸尋里巷,日斜行處舊紅塵。(李紳《重入洛陽東門》)

    藍塵綠塵不必細說,紫塵玉塵亦無干系。不表也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是什麼?布蘭德最後怎麼在太空的未知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