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闕集中寫了梅花惡劣的生存環境."驛外",是說梅花開在遠離喧囂的荒涼之處;"斷橋邊"說明人跡稀少,荒涼冷僻,倍受冷落.這梅花既不生長在農家小院裡, 也不生長在文人雅士的庭院裡,更不是官府中的梅花了.它只是"寂寞"地開放著,既無人料理,也無人欣賞."開無主"正是無人賞識而發出的喟嘆.這樣的生存環境,本身就應該讓人同情了,但是,在寂寞荒涼的環境之中,在如此淒涼的處境之中,梅花所能承載的是滿腹的愁緒.月落黃昏,寂寞無聊,"愁"情百結,更何況風雨交加,肆虐凌辱,梅花幾乎到了難以承受的程度.總之,梅花所受的壓力,從四面八方而來,天上地下,無所不至,其生存狀態之艱難,遠不是一個"愁"字了得!
下闋以獨白的形式表露梅花的高尚品格.在眾多詩文力量,梅花是報春的使者,是它向人們展示春天的到來,但是,他卻"無意苦爭春",不屑與群芳爭奇鬥燕.群芳開放,卻未能在冰天雪地,凜凜寒風中經受著冬天的洗禮,而是以一種扭曲的心態嫉妒早發的寒梅.這裡,就表明了梅花的鮮明態度,既不取寵與春天,也蔑視群芳的妒心,顯示了自己狷介獨立的品格.不僅如此,梅花對處在這種自然和人文環境中的結果作樂充分的估計:在寂寞悲涼遭受冷落之中,在驟雨狂風的肆虐踐踏之下,最後只能飄零枯萎而與泥水混雜,化作粒粒塵埃.即使這樣,梅花對自己充滿信心,儘管自己的形態無處尋蹤跡,但依然芳香四溢,絲毫不變.
梅花難寫,尤其難寫其精神.陸游在這首詞中運用了虛實相生的寫法,透過想象,很好地寫出了梅花的精神.上闕寫梅花的生存環境時,先寫空間,是"驛外","斷橋"這樣的冷落之處,再寫空間,"黃昏"時分,"風"和"雨"交相侵襲.這樣,就把梅花的生存背景,色澤,氛圍以及氣韻全然再現,讓讀者沉浸於悽風苦雨,陰沉荒涼的意韻之中,這是實寫.然而,如果只把筆墨停留於此,梅花的氣質精神也只能是通常意義上的簡單再現罷了.作者的巧妙在於透過梅花的形貌呈現凜然風骨.作者寫梅花之愁,寫梅花只香,寫梅花寂寞的心態,已是更著的心緒.無意,一任的氣度,以獨對群的神色,把梅花表現得既生動可感又光彩照人,富有人情味和人格魅力.這種寫法屏棄了一般的比喻手法,一巧取勝,以情感人,以神韻獨步詞壇.
陸游的這首詞看起來是詠物詞,但他絕沒有停留在詠物.而是以詠物抒情,借梅書寫心中鬱郁不得志而又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此詞作於淳熙四年(1177)冬,當時陸游在成都賦閒.偉大的愛國詞人一生遭際很不幸.早年因"喜論恢復"而難入仕途,中年"力說張浚用兵"而罷歸故里,入蜀以後,上前線不到一年,又被置後方,不到三年, 又誣"燕宴頹廢"的罪名……作為南宋主戰派的主要成員,他與投降派的鬥爭從未停止過.我們透過對他的不幸遭際的簡單回顧,可以想到這首詞是有所指.詞中梅花的不幸遭遇,其實是作者半生坎坷的人生寫照.風雨黃昏的渲染與烘托,其實也就是作者所遭受的種種挫折與磨難,而梅花的愁,也是詞人的抑鬱情懷.於群芳, 我們就更不難想到那些受寵一時,賣國投降派的醜惡嘴臉了.在遭受冷落與歧視的艱難處境中,在粉身碎骨,碾作塵土的結局裡,詞人還是保持著自身原有的芳香, 對朝廷的忠誠依舊忠心耿耿,痴心不改,詞人的光輝人格也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上闕集中寫了梅花惡劣的生存環境."驛外",是說梅花開在遠離喧囂的荒涼之處;"斷橋邊"說明人跡稀少,荒涼冷僻,倍受冷落.這梅花既不生長在農家小院裡, 也不生長在文人雅士的庭院裡,更不是官府中的梅花了.它只是"寂寞"地開放著,既無人料理,也無人欣賞."開無主"正是無人賞識而發出的喟嘆.這樣的生存環境,本身就應該讓人同情了,但是,在寂寞荒涼的環境之中,在如此淒涼的處境之中,梅花所能承載的是滿腹的愁緒.月落黃昏,寂寞無聊,"愁"情百結,更何況風雨交加,肆虐凌辱,梅花幾乎到了難以承受的程度.總之,梅花所受的壓力,從四面八方而來,天上地下,無所不至,其生存狀態之艱難,遠不是一個"愁"字了得!
下闋以獨白的形式表露梅花的高尚品格.在眾多詩文力量,梅花是報春的使者,是它向人們展示春天的到來,但是,他卻"無意苦爭春",不屑與群芳爭奇鬥燕.群芳開放,卻未能在冰天雪地,凜凜寒風中經受著冬天的洗禮,而是以一種扭曲的心態嫉妒早發的寒梅.這裡,就表明了梅花的鮮明態度,既不取寵與春天,也蔑視群芳的妒心,顯示了自己狷介獨立的品格.不僅如此,梅花對處在這種自然和人文環境中的結果作樂充分的估計:在寂寞悲涼遭受冷落之中,在驟雨狂風的肆虐踐踏之下,最後只能飄零枯萎而與泥水混雜,化作粒粒塵埃.即使這樣,梅花對自己充滿信心,儘管自己的形態無處尋蹤跡,但依然芳香四溢,絲毫不變.
梅花難寫,尤其難寫其精神.陸游在這首詞中運用了虛實相生的寫法,透過想象,很好地寫出了梅花的精神.上闕寫梅花的生存環境時,先寫空間,是"驛外","斷橋"這樣的冷落之處,再寫空間,"黃昏"時分,"風"和"雨"交相侵襲.這樣,就把梅花的生存背景,色澤,氛圍以及氣韻全然再現,讓讀者沉浸於悽風苦雨,陰沉荒涼的意韻之中,這是實寫.然而,如果只把筆墨停留於此,梅花的氣質精神也只能是通常意義上的簡單再現罷了.作者的巧妙在於透過梅花的形貌呈現凜然風骨.作者寫梅花之愁,寫梅花只香,寫梅花寂寞的心態,已是更著的心緒.無意,一任的氣度,以獨對群的神色,把梅花表現得既生動可感又光彩照人,富有人情味和人格魅力.這種寫法屏棄了一般的比喻手法,一巧取勝,以情感人,以神韻獨步詞壇.
陸游的這首詞看起來是詠物詞,但他絕沒有停留在詠物.而是以詠物抒情,借梅書寫心中鬱郁不得志而又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此詞作於淳熙四年(1177)冬,當時陸游在成都賦閒.偉大的愛國詞人一生遭際很不幸.早年因"喜論恢復"而難入仕途,中年"力說張浚用兵"而罷歸故里,入蜀以後,上前線不到一年,又被置後方,不到三年, 又誣"燕宴頹廢"的罪名……作為南宋主戰派的主要成員,他與投降派的鬥爭從未停止過.我們透過對他的不幸遭際的簡單回顧,可以想到這首詞是有所指.詞中梅花的不幸遭遇,其實是作者半生坎坷的人生寫照.風雨黃昏的渲染與烘托,其實也就是作者所遭受的種種挫折與磨難,而梅花的愁,也是詞人的抑鬱情懷.於群芳, 我們就更不難想到那些受寵一時,賣國投降派的醜惡嘴臉了.在遭受冷落與歧視的艱難處境中,在粉身碎骨,碾作塵土的結局裡,詞人還是保持著自身原有的芳香, 對朝廷的忠誠依舊忠心耿耿,痴心不改,詞人的光輝人格也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