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1

    ·血管硬化及微血管障礙。

    ·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胃潰瘍。

    ·靜脈疾病。

    ·有雌性激素紊亂者和流產的婦女。

    ·對X光放射線或放線療法之副作用。

    ·血栓性靜脈癌和其他血液凝集的病症。

    目前沒有生物類黃酮的建議量,因為到目前為止還不曾有任何缺乏症出現過。生物類黃酮通常都含在與維他命C併合的營養補充品裡(通常的比例是500mg的維他命和100mg的生物類黃酮),另外,各種不同的生物類黃酮在市面上也售有僅含單一成分的營養補充品。 目前認為,癌症的發生至少分為3個階段,即:啟動階段(initiation)、促進階段(promotion)和發展階段(progression)。由於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吸收UV光的能力,它們對致癌過程的這三個階段都有阻抑作用。黃酮類化合物屬於酚類物質,可熬合金屬離子,從而有效抑制由痕量金屬離子參與催化的脂質過氧化過程;同時,黃酮類物質作為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淬滅劑,能夠有效地阻止脂質過氧化引起的細胞破壞,可以防止細胞損傷和,起到防癌抑癌的作用[17]。

    黃酮類化合物的抗突變效果也是很顯著的。由於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點上的特殊之處,它可以吸收紫外光線,於是它們可以保護細胞DNA免受UV引起的損傷[17]。茶多酚也具有抗突變及抗癌作用〔9〕。類黃酮還能熄滅DNA臨近產生的自由基。另有研究顯示,類黃酮的這種自由基熄滅作用在其γ-射線照射的保護效果中起主要作用;有也已被證明可保護鼠微核網狀細胞免受Δ-射線的損傷,它們包括槲皮素、椹非醇、蘆丁、聖草酚(eriodictyol)以及木樨黃素(luteolin)。還有人發現,含有經過磺化黃酮或黃烷酮的藥物、化妝品可以保護面板不受紫外線輻射的影響,防止面板癌的發生[11]。

    此外,生物類黃酮還能夠減輕甚至消除一些化學致癌物的致癌毒性,如:山奈素和蘆丁可有效抑制黃麴黴毒素B1的致癌性;飼餵含有5%槲皮素(quercetin)的飼料可使DMBAS(7,12-二甲基苯蒽)誘發的小鼠乳腺癌機率降低48%;槲皮素還可以抑制氧化偶氮醇誘發的大鼠直腸癌的發生[17]。

    有關使用劑量方面的報道還不一致。在對於“法國奇異”現象的調查中顯示[7],每天攝入黃酮類化合物達到19mg以上的人的癌症死亡率和日攝入量在19mg以下的相比,較少了75%;另從免疫學角度研究,黃酮攝入量從2.6mg/d~68.2mg/d的人群,其癌症死亡率與攝入量無關;即使攝入2.6mg/d就能夠表現出活性。目前存在個別認識尚不一致,有的地方結論甚至還是相反的,如同樣是在痕量的水平上,有些黃酮類化合物在體外實驗中顯示出具有誘導和促進癌症發生的作用;在體內實驗中卻是良好的癌症預防劑。 ·增進微小迴圈,保持血管暢通。

    ·增進血管彈性,維持血管通透性良好。

    ·抑制血脂肪LDL(低密度脂蛋白)的過氧化,防止血脂肪酸敗及動脈硬化。

    ·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防止血栓形成、血管疾病、腦中風及高血壓、糖尿病之併發症。

    ·能透過腦血管障壁,保護腦細胞,防止老人痴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痰多咳嗽,飲二水,吃二白,清尼古丁,讓肺變“白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