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兩歷史

    三國時期,中原地區打仗行軍不能說大多數靠步行,因為還有騎兵、戰車、水路,但是卻可以說大多數說靠步行的。

    如果是騎兵的話,一天大約在100裡左右,相當於現在的大約80公里。

    如果說步行的話,一天大約在50-60裡之間,相當於我們現在的30-40公里之間,個別急行軍不帶重物資的話,可以達到45公里左右。

    是不是感覺看起來沒那麼快,因為我們有時候自己跑步一小時能跑個10公里左右,我自己就是上次跑步48分鐘跑了10公里。按照這個估算,我再放餘數,假設一個半小時,跑10公里,那麼6個小時左右就達到了40公里。而如果說行軍的話,基本上應該在10個小時左右。

    其實這樣理解說有誤的,首先,我們跑步是不帶重物的,最多一個手機用來計算時間,或者再多一瓶水。而三國時期,鎧甲已經很完善,行軍途中,為了避免偷襲,那也都是正規著鎧甲,拿武器的,有的行進急的,糧草在後面的,還要每個士兵自己帶10多斤單兵乾糧,用來解決急行軍幾日中的飲食問題。所以,一個三國時期的步兵,一天之內行軍40公里,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行軍途中遇到有可飲用水源時,軍隊就會補充水。到了傍晚休息的時候,就會起大鍋做飯,所以只要有糧草,那麼吃喝問題就不難解決。至於吃什麼,我認為行軍途中,再加上漢時實物本沒有那麼發達,大致主要說穀類,一是便於攜帶,而是製作方便,大鍋中加水煮熟即可,反正行軍的都是粗漢子,也不挑。至於將領們,可能會有一些風乾的肉乾什麼的帶著,有時候也隨軍帶一些羊啊什麼的,偶爾宰了吃。

    在三國時期,一場戰爭勝利與否的關鍵,有時候就是在於糧草,所以自古代起就有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名言。一方面,說明了糧草的重要性,要提早進行準備,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糧草屬於輜重物資,說用車拉或者 馬馱著,速度較慢,要在軍隊之前略早出發。這樣,大軍出發時,慢慢軍隊就超過糧草運輸的車隊,但又至於超過太多。

    糧草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另一方面,縱觀三國時期的戰爭,有多次出現了偷襲對方糧草的你來我往的爭奪戰,並最終影響了戰局的走向。

    如官渡之戰中,曹操就派大將徐晃去偷襲了袁紹的糧草輜重處烏巢。按照正常情況,糧草被襲,袁紹應該急忙領兵回去救援,但這位大哥他不,也是一位倔強的主。他依然決然地不顧謀士勸阻,集中兵力攻打曹操主力軍隊,如果他攻打成功了,那也還好說,算是圍魏救趙的成功例子,糧草那邊的問題就解決力。可是他面對的說曹操啊,也說深知厲害關係,拼死抵抗主了,袁紹大軍的攻擊,最後直至袁紹那邊存放糧草輜重的烏巢 比徐晃一把大火燒燬,袁紹這邊並沒有撕開曹操軍營的口子。後來,糧草被燒燬的訊息傳到袁紹軍中,軍心一下子就潰散了,本來就攻擊失敗,再加上糧草沒了,頓時軍隊不再聽號令,一鬨而散,曹操乘勝追擊,成就了歷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

    至於其他的個人衛生等問題,自然是安營紮寨的時候,單獨開闢一處通風的地方用於茅廁,這從很多戰爭中可以看到相關描述。

    所以,三國時期,大部分行軍是靠步行,一日大約50-60裡左右,騎兵的話能達到100裡左右。吃喝拉撒問題,也不是什麼難的問題,古人都有解決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一個人穩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