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後,魏蜀吳三個國家中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的局面已然形成。劉備死後,諸葛亮便派遣鄧芝出使東吳以求加固盟友關係。那麼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孫劉聯盟已經恢復,諸葛亮五次北伐之際,盟國東吳究竟有沒有進行配合作戰呢?
諸葛亮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春,當時他命趙雲和鄧芝率一支疑兵在箕谷拖住曹真的大軍,自己則親率各部兵馬攻取祁山,一時間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均歸降了,整個關中地區都震驚了。魏明帝曹睿親自前往長安坐鎮,並命張郃帶大軍前去抵禦,張郃不負眾望,在街亭大敗馬謖,蜀軍不得不退回漢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告終。
這時候東吳在幹什麼呢?同年,鄱陽太守周魴詐降誘使曹魏大司馬曹休帶兵來攻,石亭之戰爆發。八月份,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為左督、全琮為右督,各帶兵三萬迎戰魏軍。此役吳軍大勝,據《資治通鑑》記載: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不過吳軍並沒有乘勝追擊以擴大戰果。
然後就在公元228年冬,諸葛亮進行了第二次北伐,出兵散關,包圍了陳倉,曹魏將領郝昭英勇守城,蜀軍糧盡而退。
陸遜
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命陳式將軍攻取武都、陰平,郭淮帶軍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同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建國號為吳。這一年秋,孫權遷都建業,命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總理荊州軍政。由此可見,這一年東吳完全沒有配合作戰,孫權忙著稱帝呢。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出兵祁山,怎奈糧草不濟,又只能無功而返。同年,孫權命潘濬領兵數萬去討平五溪蠻夷(他們莫非是去報沙摩柯之仇?)。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軍佔據五丈原,和魏軍對峙於渭水。同年,孫權親征前線,準備進攻合肥新城,並派遣陸遜和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軍江夏,準備攻擊襄陽。然而曹睿聽說後迅速做出應對,親自帶兵到前線督戰,孫權軍攻城不利後就撤退了。陸遜聽聞主公失利,便也撤軍了。
曹睿
因此,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僅有第一次和第五次勉強可以算是配合作戰,但雙方出戰有明顯的時間差,均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諸葛亮全力發動北伐戰爭,為什麼東吳沒有盡全力配合作戰呢?其根本原因還是司馬懿當初說的四個字:外親內疏。即孫劉雙方表面上親密無間,實則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孫劉聯盟是否真的牢靠呢?陳述三件事:其一,益州豪強雍闓造反的時候,曾暗通過孫權,還把蜀漢朝廷任命的新太守張裔流放到了東吳;其二,據《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死後,東吳曾在吳蜀邊境增派兵馬;其三,後主劉禪投降之後,東吳曾派大軍進攻永安,目的當然是去搶佔領地了。
司馬懿
所以,雙方進攻曹魏,實際上都在儲存實力,諸葛亮死後把大軍平安帶回,孫權出兵稍有失利就撤退了。孫權盼著魏國和蜀國大戰,諸葛亮其實也盼著東吳和曹魏大戰,可以牽制魏軍。如此,吳蜀之間又怎麼會有真正的友誼呢?
夷陵之戰後,魏蜀吳三個國家中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的局面已然形成。劉備死後,諸葛亮便派遣鄧芝出使東吳以求加固盟友關係。那麼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孫劉聯盟已經恢復,諸葛亮五次北伐之際,盟國東吳究竟有沒有進行配合作戰呢?
諸葛亮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春,當時他命趙雲和鄧芝率一支疑兵在箕谷拖住曹真的大軍,自己則親率各部兵馬攻取祁山,一時間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均歸降了,整個關中地區都震驚了。魏明帝曹睿親自前往長安坐鎮,並命張郃帶大軍前去抵禦,張郃不負眾望,在街亭大敗馬謖,蜀軍不得不退回漢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告終。
這時候東吳在幹什麼呢?同年,鄱陽太守周魴詐降誘使曹魏大司馬曹休帶兵來攻,石亭之戰爆發。八月份,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為左督、全琮為右督,各帶兵三萬迎戰魏軍。此役吳軍大勝,據《資治通鑑》記載: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不過吳軍並沒有乘勝追擊以擴大戰果。
然後就在公元228年冬,諸葛亮進行了第二次北伐,出兵散關,包圍了陳倉,曹魏將領郝昭英勇守城,蜀軍糧盡而退。
陸遜
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命陳式將軍攻取武都、陰平,郭淮帶軍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同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建國號為吳。這一年秋,孫權遷都建業,命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總理荊州軍政。由此可見,這一年東吳完全沒有配合作戰,孫權忙著稱帝呢。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出兵祁山,怎奈糧草不濟,又只能無功而返。同年,孫權命潘濬領兵數萬去討平五溪蠻夷(他們莫非是去報沙摩柯之仇?)。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軍佔據五丈原,和魏軍對峙於渭水。同年,孫權親征前線,準備進攻合肥新城,並派遣陸遜和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軍江夏,準備攻擊襄陽。然而曹睿聽說後迅速做出應對,親自帶兵到前線督戰,孫權軍攻城不利後就撤退了。陸遜聽聞主公失利,便也撤軍了。
曹睿
因此,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僅有第一次和第五次勉強可以算是配合作戰,但雙方出戰有明顯的時間差,均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諸葛亮全力發動北伐戰爭,為什麼東吳沒有盡全力配合作戰呢?其根本原因還是司馬懿當初說的四個字:外親內疏。即孫劉雙方表面上親密無間,實則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孫劉聯盟是否真的牢靠呢?陳述三件事:其一,益州豪強雍闓造反的時候,曾暗通過孫權,還把蜀漢朝廷任命的新太守張裔流放到了東吳;其二,據《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死後,東吳曾在吳蜀邊境增派兵馬;其三,後主劉禪投降之後,東吳曾派大軍進攻永安,目的當然是去搶佔領地了。
司馬懿
所以,雙方進攻曹魏,實際上都在儲存實力,諸葛亮死後把大軍平安帶回,孫權出兵稍有失利就撤退了。孫權盼著魏國和蜀國大戰,諸葛亮其實也盼著東吳和曹魏大戰,可以牽制魏軍。如此,吳蜀之間又怎麼會有真正的友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