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31210726372

    艾草普遍生長在中國的南方,是一種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的中草藥,最出名的莫過於艾葉製作而成的艾條,可供艾灸使用,還能做印泥。

    艾草在古代還被用來防治瘟疫,是當時預防瘟疫的功臣,按照現代醫學理論來講,是因為艾草對病菌有著強烈的抑制和消滅的作用。

    艾草最具藥用價值的部分是艾葉,具有很大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因其功效之多,也被稱為“醫草”。

    艾葉與中國人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在臺灣最著名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另外,艾葉在中國傳說中還有辟邪的作用,人們總在端午節之際,在家裡面放置艾草用來辟邪。

    隨著現在醫學的不斷進步,艾葉的醫用價值也在不斷的增加。除了最開始的防治瘟疫,艾灸等用途,現在人們多數用艾葉來泡腳,可溫肺。艾葉對溼疹也有著不錯的作用,除此之外,艾葉還可調月經、治療不孕症、各類炎症、面癱、以及強烈的殺菌作用。

    艾葉除了具有藥用價值除外,還有作為香料的作用,艾葉中提取的艾葉油,可做為多種香水、化妝品的原料。艾葉還被廣大減肥人士喜愛,艾捲菸燻可達到減肥的作用。

    艾葉供灸治、內服或燻洗外用等均可使用。中醫學認為艾葉性溫、苦、辛,可用於寒凝經脈、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安胎、殺蟲止癢等;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出血症;《金匱要略》中膠艾湯,治血虛寒滯,月經過多;《沈氏遵生書》中艾附暖宮丸,可治陽虛寒盛、衝任失養;《四生丸》中婦人良方,治療涼血止血;《世醫得效方》中艾薑湯,可治下痢膿血;《聖濟總錄》香艾丸,止痢定痛。唐代孟詵《食療本草》最早介紹了艾葉的食療方法,“若患冷氣,取熟艾面裹作餛飩,可大如丸子許,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將曬乾的艾葉碾碎成絨製成的艾柱、艾條在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別錄》:“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闢風寒,使人有子。”艾灸具有溫通經脈、祛寒除溼、行氣活血、舒經活絡、消瘀逐痺、益氣助陽、回陽固脫及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廣泛應用於婦科疾病(如痛經、崩漏、胎動不安、虛寒性月經不調等)、呼吸系統疾病(如感冒、鼻炎、支氣管哮喘等)、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肝炎、洩瀉、痢疾、消化道出血等)、風溼痺痛類疾病(如三叉神經痛、肩痺、關節炎、腰痛、類風溼等)和外科疾病(如溼疹、皮炎、痔瘡、陰縮症等),還用於治療各種慢性虛弱疾病,均取得了較好效果;此外,灸法還對遺尿、脫肛、陰挺等症也有療效。

    現代研究發現艾灸時產生的艾煙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報道表明,在母嬰室裡採用艾葉燃燒物燻蒸法對空氣進行消毒,對約10 種常見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結核桿菌等)有抑菌或殺菌的效果;對乙肝病毒也有一定程度的滅活作用,但未達到完全滅活的效果;對口腔支原體病原、肺炎支原體病原有較為顯著的抗滅作用;也對面板的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用艾葉燃燒物進行燻蒸療法對流感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瘡疹病毒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這與民間用藥經驗相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受涼嘔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