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沈君持正,盛稱其守白侯①之賢。予問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貧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賦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約者,飲衢水外,一物不煩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識,與爭道,不問④。”“侯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為侯榮。”
予問己,顧謂二三子曰:“昔予聞蘭溪吳德基言若此,今持正義盛稱其賢。白侯之賢信己。”
(選自明代宋濂《書白衢州》,有刪減)
翻譯:(因為沒有上下文,所以第一句翻譯大概不準確)
三衢(地名)的沈持正,他大力稱讚衢州路總管白景亮的賢明。
我問沈君說:“白侯制定的法度、徭役怎麼樣?”沈君說:“豪強大多善於逃避服役,徭役大多出自貧苦人家。白侯察覺到豪強的狡詐,(下令)按照田地多少量定賦稅,全衢州的人都折服於白侯的公平公正。”
“那麼白侯約束自己這方面怎麼樣?”沈君說:“白侯清廉節儉,連喝水都不從衢州境內取水,一點都不曾攪擾衢州的百姓。每日早上徒步走去府衙,鄉野村夫不知道這是白侯,與白侯搶道,白侯都不曾問責於他。”
“白侯駕馭下屬怎麼樣?”沈君說:“府吏抱著檔案站在左右陪侍,只根據白侯說的話作決斷,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使裁決與白侯之言有差距。去年春天,天子嘉獎白侯,衢州百姓確實(我懷疑‘成’是通假,感覺是副詞‘誠’)以白侯為榮耀。”
我問自己,環視眾人,對他們說:“過去我聽說蘭溪的吳德基這麼說,現在沈持正也(我懷疑‘義’是通‘亦’,這個揣測不太可靠,但作‘義’講我不知道怎麼翻)稱讚他的賢明。白侯確實是賢德的。”
三衢沈君持正,盛稱其守白侯①之賢。予問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貧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賦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約者,飲衢水外,一物不煩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識,與爭道,不問④。”“侯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為侯榮。”
予問己,顧謂二三子曰:“昔予聞蘭溪吳德基言若此,今持正義盛稱其賢。白侯之賢信己。”
(選自明代宋濂《書白衢州》,有刪減)
翻譯:(因為沒有上下文,所以第一句翻譯大概不準確)
三衢(地名)的沈持正,他大力稱讚衢州路總管白景亮的賢明。
我問沈君說:“白侯制定的法度、徭役怎麼樣?”沈君說:“豪強大多善於逃避服役,徭役大多出自貧苦人家。白侯察覺到豪強的狡詐,(下令)按照田地多少量定賦稅,全衢州的人都折服於白侯的公平公正。”
“那麼白侯約束自己這方面怎麼樣?”沈君說:“白侯清廉節儉,連喝水都不從衢州境內取水,一點都不曾攪擾衢州的百姓。每日早上徒步走去府衙,鄉野村夫不知道這是白侯,與白侯搶道,白侯都不曾問責於他。”
“白侯駕馭下屬怎麼樣?”沈君說:“府吏抱著檔案站在左右陪侍,只根據白侯說的話作決斷,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使裁決與白侯之言有差距。去年春天,天子嘉獎白侯,衢州百姓確實(我懷疑‘成’是通假,感覺是副詞‘誠’)以白侯為榮耀。”
我問自己,環視眾人,對他們說:“過去我聽說蘭溪的吳德基這麼說,現在沈持正也(我懷疑‘義’是通‘亦’,這個揣測不太可靠,但作‘義’講我不知道怎麼翻)稱讚他的賢明。白侯確實是賢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