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真學堂

    當然不一樣,古人吃的鹽多數是井鹽、湖鹽,不額外新增碘和任何新增劑的。我們回想一下小時候吃的鹽,是不是很容易結成小塊,那就是沒有新增劑的鹽!反觀現在的食用鹽,市面上能找到的幾乎全部是加碘加新增劑的,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鹽嗎?答案是否定的,剛才說了,古人吃的鹽,或者說老一輩吃的鹽就沒有新增這些東西,不是一樣好好的嗎?有人要說了,不加碘不是會得大脖子病嗎?答案也是否定的。真正缺碘的只是極少數人,那些人是需要補碘的,但是,以極少數人加碘為由,就強制在食鹽中加碘,這個問題是很大的,因為我們大部分人是不缺碘的啊!物無美惡,過則成災,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不行,但一旦過量,危害甚至更大!

    現在的很多內分泌系統疾病其實和過量食用新增劑(包括碘)的鹽有很大關係。像鹽中的抗結劑也是這個道理,為了讓鹽不板結,就新增抗結劑和為了讓蔬菜保鮮就抹各種藥水,是一個道理,如出一撤!我相信沒有任何人願意吃抹藥的蔬菜吧。

    所以,我們家一直吃的是無碘無任何新增劑的鹽(鹽中天然含極微量碘,所以更不需要加碘了),有一年多了,沒有任何問題,更沒有所謂的大脖子病!

  • 2 # 祥雲廣瑞

    古人的概念是1840年之前的華人?如果是這樣,那就與今人所食用的鹽(人為加碘的在外)基本上沒有什麼不一樣了。至於中醫藥書籍裡記載的“青、綠、黃、藍”色彩斑斕的鹽,現在仍在。一一值得提出的是:缺鹽地區的窮人,常見患有大脖子疾病(甲狀腺疾病)。改革開放以來,因加碘食鹽的作用,此病患者基本上消失了。

  • 3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古人吃的鹽,由於食用方法不同,跟我們現在吃的鹽可能有點不一樣。按《齊民要術》記載,古人食用鹽方法有三:⑴常滿鹽。用一口不滲漏、容量為十石的甕,作為鹽缸,放在院子中間的石頭上,盛滿白鹽(注:不用黃鹽與鹹水,否則出的鹽苦),用帶甜味的水澆透,直到鹽面上有水浸出。需要用的時候即舀出煎熬,水乾便可出鹽。再加入帶甜味的水,取出一升,再加一升。在太陽下曬得熱度極高時,也可出鹽。按此法食用時間經久。⑵花鹽。五、六月乾旱時,取水二斗,用鹽一斗,投入水中,待鹽溶化後再投鹽,在太陽下曬乾,只要有鹽花就會挹出水液,便是花鹽。若水已極鹹,投入的鹽不會消融,要再換一種洗滌乾淨的盛器,倒入清亮的鹽汁方可。⑶印鹽。方法與花鹽同,有鹽花後稍長時間不舀出,便成為印鹽。這種鹽大如豆,正四方形。一旦成印鹽就會沉入水中,此時可濾出印鹽。花鹽與印鹽都像白玉一般光瑩,味道鮮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波提切利春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