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具姓名的熱心市民
-
2 # 健康全視角
其實沒有像影視劇或者小說裡說的那樣,人腦只有百分之幾背開發了。其實人腦的絕大多數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只不過不是全與學習或者記憶之類有關,有些部分是支配生命必須的活動的。
-
3 # 火星傳媒
大腦開發100%這個命題,
預設了一個完全不成立的前提:
即大腦不同部位是等價的......
然而,前額葉的腦組織,切掉一半經常沒症狀,兩側切掉也就是影響一點精神情緒。
顳葉前部可以直接端掉,人完全看不出異常。
枕葉大部分切掉頂多視野受影響。
真正語言運動感覺等重要功能,基本上集中在中央區的額頂葉,即中央前後溝周圍。
大腦之外的腦組織功能也差距很大。
小腦半球直接幹掉一個,頂多頭暈和協調差一點。
但基底節內囊區2cm的梗死,就足夠偏癱了。
腦幹2cm的病變,致死都不奇怪。
腦,或者大腦,不過是外行人(當然,對於大腦來說,人類瞭解太少,都是外行),對腦殼裡面的豆腐一樣的那坨東西的統稱罷了。
就像一個電腦,影響運算速度的核心部件就那麼一點點罷了。所以這個問題等同於:
一臺電腦機箱裡面只有10%用於計算、儲存,那麼機箱裡面的剩下90%全部執行起來,運算速度和儲存量就能提升10倍?
如果一個電腦機箱裡面全部是cpu的話,沒有電源怎麼運轉,沒有風扇散熱裝置會不會燒掉,沒有各種資料傳輸線,cpu就在那裡自嗨?
人腦雖然更復雜,但基本原則也類似。1.5L的顱腔容積,10%分配給了血管和血流(相當於電源),10%分配給了腦脊液(相當於散熱減震裝置)。而腦組織中,神經元(皮質和核團)只佔小部分,大部分是各種連線線(神經纖維及其配套,即白質)。即使神經元中,相當於硬碟的記憶功能、相當於cpu的核心運算功能只是一部分,還有相當一部分執行的成像、訊號轉換、開關、中轉儲存等功能,相當於電腦的音效卡顯示卡網絡卡記憶體介面指示燈等等。
最後說一個基本問題:
人類進化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就是頭顱大小。
在現代社會之前,分娩難產一直是人類繁衍的巨大問題。
為了降低分娩的難度,人類嬰兒是在極不成熟的發育狀態下娩出的。這又增加了嬰兒夭亡的機率。其他哺乳動物生下來基本都具有一定獨立生活能力了,人類嬰兒生下來,至少要在嚴密照顧下1-2年時間才能自己走路吃飯。而至今為止,人類死亡風險最高的階段依然是嬰兒期。
分娩的風險、提早出生的風險,在自然選擇上都是極其不利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維持一個容量較大的大腦。而人類之所以會成今天這樣子,說明大容量大腦提供的生存優勢,足以抵消分娩和提早出生的風險。
回覆列表
現在就是已經全部開發了,人類進化到現在,除了闌尾和智齒外,已經沒有什麼是多餘的。更別說腦部了,大腦小腦的每一個區域都有對應的功能。像電影超體那樣的所謂腦部全開發後能擁有超能力,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