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半夏半心品茗花念伊

    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古:鮮豔美麗。今:食物新鮮,味道好。

    2.復前行,欲窮其林。

    古:極,盡。今:資財缺乏(古時用“貧”)

    3.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古:交錯相通。今:交通運輸。

    4.問所從來。

    古:從哪裡來。今:從過去到現在。

    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2)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6.無論魏晉。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無條件關係。

    7.便扶向路。

    古:沿著,順著。今:扶持。

    8.詣太守,說如此。

    古:像這樣。今:這樣。

    9.欣然規往。

    古:計劃。今:規則,成例。

    詞類活用:

    欲窮其林: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走到……盡頭。

    處處志之:名詞活用作動詞,做標記。

    才通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透過。

  • 2 # 魚魚的羽羽

    回答

    1、漁人甚異之=異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覺得……奇怪。

    2、欲窮其林-窮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走到……盡頭。

    3、處處志之-志

    名詞活用作動詞,做標記。

    4、才通人-通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透過

    5、林盡水源-盡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消失

    6、復前行-前

    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往前

    7、未果-果

    名詞用作動詞,實現

    什麼是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象。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

    《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魂手遊中有什麼強勢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