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動手啦
-
2 # 我為科技狂
物聯網的英文全稱是Internet of Things,簡稱即為IoT。單從字面意思上理解,物聯網就是物與物之間相互連線的網際網路。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延伸和擴展出的網路。物與物之間透過網路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從而達到了物物相通的效果。於是,業界稱物聯網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的,全球第三次資訊科技產業浪潮。
下面的內容,我則參考了物聯網智庫近日所發表的一篇文章(美國不同年代的人怎麼使用物聯網)。
1,生於1940年到1960年之間的人。
這一代人在目前的年齡都相對偏高。這些老年群體對於新興的技術和產品可能並不那麼敏感或者感興趣。不過,其中有許多的人已生活在智慧型的家庭環境中。或者說,透過物聯網連線的各種裝置,能幫助這些老人生活得更好。比如,幫助老人戰勝孤獨的機器人,虛擬護理平臺、自動服藥提醒和日程安排。
2,在1960年到1980年之間出生的人。
這一代人更多是在工作場合中接觸並理解物聯網。接受並利用物聯網的製造廠商,可以從市場中獲得更高的經濟價值。工廠利用物聯網對自身進行運營管理或預測性維護,亦能為自身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城市利用大型網路執行交通管制和公共安全等任務,從而受益匪淺。其他人如零售從業人員、建築工人和辦公室人員等也能從物聯網技術中受益。除此之外,許多的人都渴望儘快試用最新的智慧手機和智慧家居產品等。這一代人意識到,自己可以利用技術,進而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加之,不少的人既有工作,又有存款,也就負擔得起奢侈的物聯網裝置。
3,出生於1980年到1995年之間的人。
其中有一些人可能仍在上大學,多數則已經走入社會並工作。然而,這些人中有相當多的人並不有屬於自己的物聯網裝置。原因至少有這麼兩個:一個,有不少的人缺少住房,或者說處於租房子住的狀態。二個,同樣有不少的人對物聯網裝置的安全性感到擔憂,或許這些人對物聯網裝置的危險性瞭解得比其他年代的人更深刻,寧可堅持使用相對簡單、原始的裝置。
4,1995年以後出生的人。
這些人使用物聯網,主要體現在社交媒體以及與自己的親友們保持聯絡上(Facebook、Snapchat和Twitter等網站)。許多在校的大學生,傾向於使用專業平臺和應用程式,包括Cortana和Alexa等個人智慧助手、音樂流媒體服務、可以幫助自己學習的軟體。有些學校甚至直接給學生提供膝上型電腦或者平板電腦,每個大型學術機構都有供學生使用的電腦機房。得益於物聯網及相關的技術進步,連線到教室的網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強大。
回覆列表
其實個人覺得吧做好自己專業的,如果有機會可以涉足有關聯的產業因為這些你相對知道一些門道可能會少遇到一點坑。至於物聯網,共享經濟,還有新零售啥的其實都是好多人看見網際網路有一部分人成功後向二馬覺得是網際網路之後又一發家致富的下一路,我承認有人成功,但是未必適合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