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是章武二年(222年)病死的,終年47歲。
馬超(公元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之子,早年隨父親征戰,曾助曹操司隸校尉鍾繇在平陽擊破袁氏和南匈奴聯軍。而後馬騰後與韓遂不和,請求入京做官,兄弟馬休、馬鐵各封官職,家屬被遷往鄴城居住,唯獨馬超留駐關中。曹操拜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統領馬騰的舊部。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軍閥韓遂等抵抗曹操,並將曹仁擊敗。曹操親率大軍與馬超於渭水大戰,曹操曾一度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1]
馬超敗走後伺機攻取隴上諸郡,被楊阜、夏侯淵等擊敗,馬超依附張魯但被猜忌。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降於劉備,並率軍合圍成都。劉備建立蜀漢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追諡為威侯。有一女嫁於安平王劉理。有劍術“出手法”流傳後世。
《三國演義》及民間藝術塑造的形象有“錦馬超”之稱,在西涼頗有聲望,被奉為“神威天將軍”,有呂布之勇。
太史慈在《三國演義》中是中伏重傷而亡,但《吳書》中則只記載了:孫權統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應該也是病死的。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吳書》,《三國演義》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馬超是章武二年(222年)病死的,終年47歲。
馬超(公元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之子,早年隨父親征戰,曾助曹操司隸校尉鍾繇在平陽擊破袁氏和南匈奴聯軍。而後馬騰後與韓遂不和,請求入京做官,兄弟馬休、馬鐵各封官職,家屬被遷往鄴城居住,唯獨馬超留駐關中。曹操拜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統領馬騰的舊部。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軍閥韓遂等抵抗曹操,並將曹仁擊敗。曹操親率大軍與馬超於渭水大戰,曹操曾一度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1]
馬超敗走後伺機攻取隴上諸郡,被楊阜、夏侯淵等擊敗,馬超依附張魯但被猜忌。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降於劉備,並率軍合圍成都。劉備建立蜀漢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追諡為威侯。有一女嫁於安平王劉理。有劍術“出手法”流傳後世。
《三國演義》及民間藝術塑造的形象有“錦馬超”之稱,在西涼頗有聲望,被奉為“神威天將軍”,有呂布之勇。
太史慈在《三國演義》中是中伏重傷而亡,但《吳書》中則只記載了:孫權統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應該也是病死的。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吳書》,《三國演義》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