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
2 # 聽雨8950789
翻了本書沒找到,只找到一無名作者寫的,對菊一首,昨日登高罷,
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
遭此兩重陽。
我斗膽合了兩首打油詩,請詩友們勿見笑,獻醜了。一,
恰逢中秋月圓時,
菊綻東籬寒氣襲,
閒坐小窗觀花影,
斷腸人兒吹玉笛。
二,
黃鶴樓上黃鶴去,
白雲千里空悠悠,
寒露風霜百花愁,
遍地菊花迎深秋。
翻了本書沒找到,只找到一無名作者寫的,對菊一首,昨日登高罷,
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
遭此兩重陽。
我斗膽合了兩首打油詩,請詩友們勿見笑,獻醜了。一,
恰逢中秋月圓時,
菊綻東籬寒氣襲,
閒坐小窗觀花影,
斷腸人兒吹玉笛。
二,
黃鶴樓上黃鶴去,
白雲千里空悠悠,
寒露風霜百花愁,
遍地菊花迎深秋。
【原創問答】菊、梅、蘭、竹深受歷代文人雅士的喜愛。以菊花為例,它與別的花不一樣,不是在春天開花,也不是在夏天綻放,而是選擇在百花凋謝,大地一片肅殺的秋天裡盛開,而且它開出來的花也是與眾不同的,即使枯萎了之後,它們也是緊緊地抱在一起,不會被風吹落。
宋朝詩人鄭思肖就有過描寫菊花的名句:“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詩人所要表達的正是菊花的那種高貴的品格。
還有一位大才女朱淑真,同樣也有寫菊花的名句:“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她的這兩句與鄭思肖的名句可謂是遙相呼應。我們再往前推,唐朝時期更是詠菊名篇雲集,比如元稹的《菊花》、李商隱的《菊花》、黃巢的《題菊花》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首別樣的詠菊詩,那就是鄭谷的這首《菊》。這首詩別具一格,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菊花,表現手法極為特別,通篇句句描寫菊花,可是又不用一個“菊”字,可謂是寫出了獨一無二的菊花,成為了詠菊篇裡的經典之作。
《菊》唐·鄭谷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鄭谷,字守愚,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詩人,江西宜春人。他一生曾寫過很多的經典名篇,而這首《菊》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第一、二句便寫得很有趣,也很有諷刺意味:“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意思是說:那些王孫公子是不認得菊花的,誤認為那隻不過是一堆荒草,每當到了重陽佳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爭相把菊花插在頭上,從而也使得菊花在與人爭豔。
這兩句寫得很是傳神,同時也很深刻,詩人也正是以另一種獨特的角度來描寫的。
第三、四句則是進一步地描寫了菊花,同時也突出了菊花的獨特性:“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這兩句意思是:正是因為有了露水和Sunny,所以使得菊花更加滋潤,開出來的花也更加豔麗,看上去非常的漂亮,菊花的香味令兩岸都充滿馥香,而它的墨綠葉子也把菊花襯托得更加完美,這也是為什麼它從來不會去羨慕那青松是不是比自已更高大的自信。
這首《菊》看上去平淡無奇,可是寫得極為有趣和抒情,詩人先是以菊花來諷刺那些王孫公子,同時又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讚美了菊花,從而也令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整首詩文筆清新,很是唯美,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為此這首詩被收錄在《全唐詩》中,成為了一首經典的詠菊名篇。
解答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