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年青山

    清朝的官方主流文化,提倡宋明理學,宣揚“天理”學說:因為宋儒說“君臣父子之理,是先天就有的”而且“綱常萬年,磨滅不得”,即“三綱五常之理是永世不滅的,即使山崩地裂,海枯石爛,也不會消失”,所以便於愚民,馭民。雍正就常批評臣子說“不合天理”,因而他常殺人,非常嚴苛。 清朝的普通儒生,缺乏個人思想,也沒有影響力,普遍跟著官方的思想走。

    而清朝的大儒就不站官方一隊。對宋明理學持嚴厲的批判態度:有儒者提出了“禮-理論”的觀念。說秦漢以前說的是“禮”,是封建社會早期的道德觀;而宋明以後說的是“理”,是封建社會晚期的道德觀。我們應該講“禮”廢“理”;

    又有儒者說“聖人不離事而言理,理即事中”,此處的“理”變成了事理,而非天理。

    大儒安徽人戴震,寫了一本《孟子字義疏證》。假借孟子的名義,實則抒發自己的感想:說“人死於法,尚有憐之者;死於理,誰復憐之”。諷刺朝廷“借天的名義殺伐人命”,文中又說“道心在人心中”,意為人民不可能脫離基本的生理慾望,而去求玄幻的道。含蓄批評“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 大儒湖南人王夫之,說“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這裡“器”是指物質。表明道不能脫離物質,單獨存在。否定宋明時的“唯心論”。又說“人慾之各題,即天理之大同”,明確反對宋明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認為只有滿足人民的飲食之慾,男女之慾等各種慾望,才符合天理。 大儒崑山人顧炎武說“言心言理,舍多聞而識,以求一貫之力,置四海窮困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此話表明他認為宋明理學,心學是不管四海窮困,而談心,談理的假大空!

  • 2 # 大師神馬是大師

    官方是,但是流傳是漢學

    滿清對宋明理想的重視其實從開朝就開始一直鼓勵,因為這是一種不但可以使得每個人修身養性,益壽延年的學問,更是可以保障大清江山永固的歷代王朝都青睞的文化方針。

    當初隨皇太極一起攻打大明朝的降將叫做洪承疇,是當初崇禎皇帝派去攻打皇太極的兵馬大元帥,可是兵敗迫降,傳說被皇太極的女人莊妃而受到吸引,於是投降。這對於明朝的儒士來說其實也有一套話語叫做忠於孔子但是不忠於皇帝,可能是感到羞愧,又或者感到必須做些什麼,洪承疇入關之後勸皇太極要扶起孔子的像,不要毀壞踐踏廟宇,就這樣儒家被清來開始重視起來了。

    真正有所作為的就是康熙為政的時期,康熙小時候的師父如陳廷敬,熊賜履,這些都是飽讀詩書的儒士,加上康熙天資聰穎,所以一直重視和扶持儒學,這可能和政策也有關,例如“道聖合一”什麼叫做道聖合一呢?就是皇帝不但是政治的領導人,而且也是思想的領導者,這就保證的了整個皇帝的獨一無二。雍正和乾隆也是文治武功,其中張英,張廷玉以及紀曉嵐都是飽讀詩書的儒家之人,對於宋明理學自然瞭解。

    但是自紀曉嵐之後其實在民間學問方向已經有很大變動,真正讓人趨之若附的是戴震為代表的乾嘉漢學,這包括江蘇惠棟,當然凌廷堪等等都是了不起的人。至於宋明理學要等到曾國藩的文治武功了。

    曾國藩,湖南人,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終身信仰宋明理學,對朱陸之學及乾嘉漢學都能統而學之,最終加上平定太平天國,官職兩江總督,在民間引起一股宋明理學的風氣,其功大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劉心武對紅樓夢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