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這個官職是宋朝的。

    經筵制度 宋代皇帝文化素養普遍較高,能文能書,或吟詠詩賦,或丹青作畫,每個皇帝死後都建閣收藏其生前御筆、御製,諸如寶章閣、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顯謨閣等等

    宋代於官、差遣之外,又有“職”之名目。“職”為“職名”省稱。三 館秘閣官,諸殿大學士、學士,樞密直學士(述古殿學士)、諸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統可稱“職”。 除宋初三館秘閣官或有實事外,“職名”皆無職事,為內外差遣所帶銜,標誌文學高選。差遣所帶職名,又稱貼職(或帖職)。

    中國詩人陸游曾經任過寶章閣待制。

    待制

    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門下兩省,以備訪問。永徽中,命弘文館學士輪番待制於武德殿西門。文明元年(684),詔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於章善﹑明福門,備皇帝顧問,稱為待制。。先天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隨仗待制。永泰時,勳臣罷節制,無職事,皆待制於集賢門,凡十三人。崔佑輔為相,建議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後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後人數漸多,設立官署,漸成官名。宋因其制,於殿﹑閣均設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龍圖閣待制"之類,典守文物,位在學士﹑直學士之下。遼金元明均於翰林院設待制,位也在學士﹑直學士之下,但不及宋制隆重。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宋史.職官志二》﹑《金史.百官志一》﹑《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職官志二》。

    所以寶章閣待制就是皇帝的顧問隨侍皇帝身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愁亦罷,喜亦罷,幾多憂愁幾多喜,下聯怎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