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93248350330

    管理薪酬體系的程式與步驟:

    (1)制定付酬原則與策略

    這是企業文化內容的一部分,是以後備環節的前提,對各環節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它包括對員工本性的認識,對員工總體價值的評價,對管理骨幹及高階專門人才作用的估計等這類核心價值觀,以及由此衍生的有關工資分配的政策與策略,如工資差距的大小、差距標準,工資、獎勵與福利費用的分配比例等。

    (2)崗位設計與分析

    這是薪酬體系建立的依據,這一活動將產生企業組織結構系統圖及其中所有崗位的說明與規範等檔案。科學的崗位設計可以除去多餘的崗位、交疊重複的崗位,從而節省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免除給付不必要的薪酬;而崗位分析是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也是薪酬管理的重要依據,根據崗位分析所標明的工作內容、責任大小、層級關係而確定其基本薪酬和崗位薪酬。

    (3)崗位評價

    這是保證內在公平的關鍵,要以必要的精確度、具體的金額來表示每一崗位對本企業的相對價值。這個價值反映了企業對該崗位佔有者的要求。崗位工作的完成難度越大,對企業的貢獻也越大,對企業的重要性也越高,從而它的相對價值就越大。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用來表示崗位相對價值的金額,並不就是該崗位佔有者真正的薪酬額。

    (4)薪酬結構設計

    經過崗位評價,無論採用哪種方法,總可得到表明每一崗位對本企業相對價值的順序、等級、分數或象徵性的金額。將企業所有崗位的薪酬都按同一的貢獻原則定薪,便保證了企業薪酬體系的內在公平性。但找出了這種理論上的價值後,還必須據此能轉換成實際的薪酬值,才具有實用價值,這就需要進行薪酬結構設計。所謂薪酬結構是指企業的組織結構中備崗位的相對價值與對應的實際薪酬間的關係。

    (5)薪酬狀況調查及分析

    這一步驟應與前一步驟同時進行,甚至可以安排在考慮外在公平性而對薪酬結構進行調整之前。這項活動主要應研究兩個問題:即要調整些什麼和怎樣去收集資料。調查的內容首先是本地區、本行業,尤其是主要競爭對手的工資狀況。參照同行業或本地區其他企業的工資水平來調整、制定本企業對應崗位的工資,以保證企業薪酬體系的外在公平性。

    (6)薪酬分級與定薪

    在崗位評價後,根據確定的薪酬結構,將各種型別的崗位薪酬歸併成若干級別,形成一個薪酬等級(職級)體系。透過這一步驟,就可以確立企業每一崗位具體的薪酬範圍。

    (7)薪酬體系的執行控制與調整

    企業薪酬體系一經建立,如何投入正常運作並對其實行有效的控制與管理,使其發揮應有的功能,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朝最後一個皇帝是誰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