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狗子的態度

    在1938年美國的貝特(Bethe)和德國的魏札克(Von Weizsacher)分別計算氫核子(即質子)融合成氦核子的過程,並得到太陽中心核融合進行的溫度為一千八百多萬度

  • 2 # 天高雲飄

    顯而易見,這是理論推算的結果,並非實際測量得到,但是理論推算也是建立在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之上的,有相當大的可信度。

  • 3 # 千辰八霸天文宇客

    太陽內部溫度高達1800多萬℃,美國的貝特(Bethe)和德國的韋扎克(Von Weizsacher)在1938年透過計算核子物理的氫質子聚合為氦質子時得出的結果。

    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為地球帶來了萬紫千紅的生命,這顆熾熱的恆星外部溫度高達5800℃,內部溫度高達1800多萬℃它無時不刻都在進行著氫核聚變反應,每分鐘有24000噸物質轉化為中微子和太陽輻射能量。現在的太陽正處於中壯年的主序星時期,它已燃燒了約50億年,並且還要燃燒50億年之久,最後會變成一顆白矮星。

    自古至今人類都想對太陽能量的秘密一探究竟。古人稱太陽為“金烏”,那是由於地球上的鎢金屬嘴耐高溫,可耐3370℃,不知古人是否知道了鎢的特性。

    1894年,英國的天文學家森遜提到了,太陽的輻射就是它在向外傳遞能量。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1920年由此研究了太陽的內部結構是氣體的熱平衡,並在1926年初次計算出了太陽內部溫度是3900萬℃。後來愛丁頓得知了氫是恆星的主要構成,再次計算太陽溫度是1900萬℃。

    直到1939年,原子能科學已經成熟,太陽能源其實是氫質子經過4個階段的核聚變才反應為氦釋放出來的能量,美國的天文學家貝特和德國的維扎克才計算出了太陽內部的溫度是1800多萬℃。

    科學不斷更新進步,相信高能的太陽會逐漸被人類發掘並充分利用,未來的人類會飛速發展到高階文明。

  • 4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首先,必須知道太陽是如何產生熱量的。這實際上是很久以前一個叫歐內斯特·盧瑟福的人發現的。他發現太陽正在把氫變成氦,這就是現在所說的聚變反應。在這個反應中具體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只要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可以知道在一個反應中釋放了多少能量。

    這僅僅需要知道有多少氫在太陽中參與反應,然後就能知道反應的氫放出了多少能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一門叫做光譜學的科學。這是一門特殊的光科學,在這門科學中,來自太陽的光透過稜鏡,被分解成各種顏色。這樣做可以觀察太Sunny線,從那裡可以確切地看到太陽裡有什麼,以及每樣東西有多少。由此知道太陽大約73%是氫,24%是氦,其餘的是較重的元素。

    既然知道太陽裡有什麼,只需要知道它參與反應了多少。這樣做需要更多的計算而不是觀察。太陽處於一個叫做“流體靜力學平衡”的狀態。這意味著它既沒有向外膨脹、爆炸,也沒有收縮成黑洞。將它拉在一起的重力必須被一個向外的力正好抵消,這個力就是核聚變的輻射力。因此,透過做一些計算,科學家可以精確地計算出核聚變的外力。

    然後把它們放在一起,可以得到核心的溫度。思路就是這樣的,具體怎麼算不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了,有沒有不回家,還在拼命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