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越南的神話傳說,越南歷史可從現代上溯至曾被秦滅後的安陽王逃離至此。
公元前3世紀,中國秦朝征服越南北部地區。在前1世紀至1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越南是在中國古代各政權的直接統治之下。直到968年,丁部領統一境內的割據勢力而建國,在李朝建立後受宋朝承認其主權。在脫離中國之後的歷史中,越南成為中國朝貢國或藩屬國。
蒙古帝國時期,越南陳朝曾擊退蒙古的入侵。元朝建立後,越南陳朝的陳興道又曾兩次擊退元軍的入侵。
明成祖永樂年間,由於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國內混亂,明朝應陳朝的遺臣請求推翻胡氏政權;明軍佔領越南後,著手進行直接統治,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在越南推動儒學,嘗試重新推動漢化統治。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將明軍驅逐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明朝的正常關係之後,重新恢復獨立。
黎利重建的後黎朝,進一步發動大規模的南進征討,於是在1471年攻佔占城京城,控制今天版圖中的三分之二領地。之後越南的國土又在17世紀的鄭阮紛爭時往南擴充,於1623年開始逐漸侵佔西貢;越南最後在1780年大致佔領湄公河三角洲
阮福映表請以“南越”二字錫封。上諭大學士等曰:“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該國先有越裳舊地,後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於《時憲書》內,將“安南”改為“越南”。
嘉隆元年(清嘉慶七年,1802年),阮福映建立阮朝。次年表請清朝冊封“南越國王”,最終清仁宗嘉慶帝改以“越南國王”之名冊封,阮朝正式國號即為“越南”。這也是越南國名的由來,取代之前的名稱“大越”,一直沿用至今。
根據越南的神話傳說,越南歷史可從現代上溯至曾被秦滅後的安陽王逃離至此。
公元前3世紀,中國秦朝征服越南北部地區。在前1世紀至1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越南是在中國古代各政權的直接統治之下。直到968年,丁部領統一境內的割據勢力而建國,在李朝建立後受宋朝承認其主權。在脫離中國之後的歷史中,越南成為中國朝貢國或藩屬國。
蒙古帝國時期,越南陳朝曾擊退蒙古的入侵。元朝建立後,越南陳朝的陳興道又曾兩次擊退元軍的入侵。
明成祖永樂年間,由於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國內混亂,明朝應陳朝的遺臣請求推翻胡氏政權;明軍佔領越南後,著手進行直接統治,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在越南推動儒學,嘗試重新推動漢化統治。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將明軍驅逐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明朝的正常關係之後,重新恢復獨立。
黎利重建的後黎朝,進一步發動大規模的南進征討,於是在1471年攻佔占城京城,控制今天版圖中的三分之二領地。之後越南的國土又在17世紀的鄭阮紛爭時往南擴充,於1623年開始逐漸侵佔西貢;越南最後在1780年大致佔領湄公河三角洲
阮福映表請以“南越”二字錫封。上諭大學士等曰:“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該國先有越裳舊地,後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於《時憲書》內,將“安南”改為“越南”。
嘉隆元年(清嘉慶七年,1802年),阮福映建立阮朝。次年表請清朝冊封“南越國王”,最終清仁宗嘉慶帝改以“越南國王”之名冊封,阮朝正式國號即為“越南”。這也是越南國名的由來,取代之前的名稱“大越”,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