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山小霞
-
2 # 歡樂無極限3
涼山的苦蕎黃了,金秋已來到。每年立秋前後是大涼山苦蕎成熟的季節,滿山遍野都迷迷散著苦蕎的清香味,苦蕎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雜糧
-
3 # 賈興濤
大涼山的苦蕎黃了,金秋還會遠麼?
不遠了!
每年7月到9月是大涼山彝族人收割苦蕎的農忙時節,金黃色的蕎地和收割苦蕎的人形成一道大涼山特有的風景線。
篩蕎
行走在四川省大涼山美姑縣沙洛村,金色的苦蕎地夾雜著白色的燕麥地和挖收土豆後的黃土地,四周各式各樣的丘山,重重疊疊消失在天邊。秋收的村民們三三兩兩分佈在不同顏色的地塊上,有的割、有的打、有的篩、有的運,立在他們身後的圓錐形蕎垛,密密麻麻,幾乎每塊地埂邊都點綴著一匹或兩匹不同顏色的馱運馬。
曬乾的蕎垛
“在那納古衣達,苦蕎撒下地,生長綠油油,蕎葉似斗笠……”一首《苦蕎之歌》道出了大涼山彝族人愛苦蕎的淵源。
坐在蕎地邊的惹吉達夫老人說:“苦蕎是上天恩賜彝人的食品和敬獻品。當一個小孩呱呱墜地,吃的第一口食物就是苦蕎;當一位老人去世,人們送別他的是苦蕎;當一位姑娘出嫁,來到婆家第一頓吃的是苦蕎……苦蕎是大涼山彝族的物質食糧和精神食糧。”
收蕎人家
達夫老人說著鋪開一張白色的大編織袋,叫女兒阿依抱一把幾天前割下的苦蕎放在上面,老人用一根木棍輕輕擊打了一下,“譁——”一聲,蕎粒奔落在編織袋上,不一會兒,達夫老人和阿依就打出了一大堆蕎籽。“我們收蕎從不用風機,都用自然風,招風有兩招,一是吹口哨,二是放煙。”阿依把蕎籽捧進篩子,站起身來篩,達夫老人在旁邊吹著口哨招風,蕎葉順風飄去,碎蕎杆留在篩裡,蕎籽落在編織袋上。父女倆把乾淨的蕎籽裝在口袋裡,用馬馱走。我走向有人作業的地頭,繼續尋聽苦蕎的故事。
“蕎收間讓人記憶猶新的是欠瞌睡。”沙洛村村會計俄木依體說,“收蕎的時間比較講究,割蕎必須在晴天的上午10點之前,超過了10點,再割就會落蕎粒;若是雨天割收,蕎垛就會發芽。”因此,割蕎人大都兩三點鐘起床,帶著乾糧,在月光下摸著割或揹著礦燈割。而打蕎則要在10點以後,讓太陽把蕎垛曬乾,不僅打起來省力,而且蕎籽存放多年也不會變質、生蟲。
苦蕎粑青香甘甜,很多客商步行到村裡來收買,說是治胃病的良藥。現代臨床醫學觀察表明,苦蕎麥麵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強人體免疫力、療胃疾、除溼解毒等功效,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胃病患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美姑街頭苦蕎麵粉加工店店主阿呷莫說:“這幾年苦蕎越來越被城裡人看重,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客商都來訂貨,供不應求。”圖片也是原文圖片
回覆列表
涼山的苦蕎黃了,金秋已來到。每年立秋前後是大涼山苦蕎成熟的季節,滿山遍野都迷迷散著苦蕎的清香味。苦蕎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雜糧,現代臨床醫學觀察表明,苦蕎麥麵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強人體免疫力、療胃疾、除溼解毒等功效,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胃病患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苦蕎非常好喲,今年我多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