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句話出自民國時期的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呂思勉的《中國大歷史》,這句話在第二章,呂思勉論述中國的民族形成時提出的。
這句“開化雖早,光景常新”的前面還有一句“我們中國,過去之中,曾吸合許多異族。因為時時和異族接觸,所以能互相淬礪,採人之長,以補我之短。”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縱觀我們的歷史,華夏族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一路走來,歷經龍山、仰韶、良渚等歷代石器社會階段,之後進入黃帝部落、炎帝部落、三苗部落等的部落融合階段,炎黃的概念才漸漸形成。
之後就是顓頊、帝嚳、堯、舜、禹等傳說時代的大同社會,此時還是原始社會。
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中國進入了第一個世襲制王朝,社會也進入了奴隸社會,雖然我們的斷代工程還無法確定夏朝,但是沒有證據只是暫時無法確定,不代表不存在,說我們華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一點都不為過的。這就是所謂的“開化雖早”。
“光景常新”是什麼意思的?意思是我們的文明並不是停滯不變的,並不是在自己的小窩裡瞎折騰,而是不斷博採眾長,去粗取精,彌補我們的短板,所以中華的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形成的,中華的文化是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的,而我們的疆域也隨著民族的融合不斷擴大的。
舉一些例子,學術思想層面,前秦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是多地風俗、習慣、文化的交融,比如齊魯的稷下學風,中原的寫實主義,代表《詩經》,荊楚的浪漫主義,代表《楚辭》,巴蜀的巫蠱之風,秦羌的塞外粗獷的文化,都在潛移默化的交融。
就算之後獨尊儒術,一家獨大的儒家,也在吸收道家思想,又吸收外來的佛教思想,不斷地血液迴圈,光景常新。
生活層面,服飾方面漢族的寬袍大袖和胡人的短衣窄袖相互融合,更加適合勞動和打仗。飲食方面,我們現在的麵條、餅類、饅頭都是從胡人那邊學來,最終成為了自己的東西。音樂音樂胡琴、胡旋舞在唐朝成為時尚。
軍事方面,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變了傳統戰爭的模式,戰車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機動性更強的騎兵。
而就算異族統治期間,北魏、遼國、金國、西夏、元朝、清朝,這些朝代除了元朝保有本民族的東西多以外,其他的王朝都在學習漢文化、習漢字、讀漢書、使用漢族的官制。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而就在這樣的學習、吸收和同化中,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光景常新”。
而那些異族卻漸漸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被融入了漢族的大家庭中,比如羌族、犬戎、匈奴、柔然、鮮卑、突厥、契丹、党項、靺鞨這些曾經在北方耀武揚威的民族,現在大部分都融入了漢族,小部分要不遷移到中亞、歐洲,要不就是變化為另一個少數民族。
所以呂思勉在“開化雖早,光景常新”這句話後面,接著寫道:“又因固有的文化極其優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雖屢經改變,,而仍不失其本來。經過極長久的時間,養成極堅強的民族性,而形成極偉大的民族。”
希望對提問者有幫助。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句話出自民國時期的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呂思勉的《中國大歷史》,這句話在第二章,呂思勉論述中國的民族形成時提出的。
這句“開化雖早,光景常新”的前面還有一句“我們中國,過去之中,曾吸合許多異族。因為時時和異族接觸,所以能互相淬礪,採人之長,以補我之短。”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縱觀我們的歷史,華夏族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一路走來,歷經龍山、仰韶、良渚等歷代石器社會階段,之後進入黃帝部落、炎帝部落、三苗部落等的部落融合階段,炎黃的概念才漸漸形成。
之後就是顓頊、帝嚳、堯、舜、禹等傳說時代的大同社會,此時還是原始社會。
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中國進入了第一個世襲制王朝,社會也進入了奴隸社會,雖然我們的斷代工程還無法確定夏朝,但是沒有證據只是暫時無法確定,不代表不存在,說我們華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一點都不為過的。這就是所謂的“開化雖早”。
“光景常新”是什麼意思的?意思是我們的文明並不是停滯不變的,並不是在自己的小窩裡瞎折騰,而是不斷博採眾長,去粗取精,彌補我們的短板,所以中華的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形成的,中華的文化是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的,而我們的疆域也隨著民族的融合不斷擴大的。
舉一些例子,學術思想層面,前秦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是多地風俗、習慣、文化的交融,比如齊魯的稷下學風,中原的寫實主義,代表《詩經》,荊楚的浪漫主義,代表《楚辭》,巴蜀的巫蠱之風,秦羌的塞外粗獷的文化,都在潛移默化的交融。
就算之後獨尊儒術,一家獨大的儒家,也在吸收道家思想,又吸收外來的佛教思想,不斷地血液迴圈,光景常新。
生活層面,服飾方面漢族的寬袍大袖和胡人的短衣窄袖相互融合,更加適合勞動和打仗。飲食方面,我們現在的麵條、餅類、饅頭都是從胡人那邊學來,最終成為了自己的東西。音樂音樂胡琴、胡旋舞在唐朝成為時尚。
軍事方面,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變了傳統戰爭的模式,戰車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機動性更強的騎兵。
而就算異族統治期間,北魏、遼國、金國、西夏、元朝、清朝,這些朝代除了元朝保有本民族的東西多以外,其他的王朝都在學習漢文化、習漢字、讀漢書、使用漢族的官制。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而就在這樣的學習、吸收和同化中,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光景常新”。
而那些異族卻漸漸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被融入了漢族的大家庭中,比如羌族、犬戎、匈奴、柔然、鮮卑、突厥、契丹、党項、靺鞨這些曾經在北方耀武揚威的民族,現在大部分都融入了漢族,小部分要不遷移到中亞、歐洲,要不就是變化為另一個少數民族。
所以呂思勉在“開化雖早,光景常新”這句話後面,接著寫道:“又因固有的文化極其優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雖屢經改變,,而仍不失其本來。經過極長久的時間,養成極堅強的民族性,而形成極偉大的民族。”
希望對提問者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