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屠魔斬仙
-
2 # 暖心人社
財務自由的定義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財務自由,但是具體財務自由是什麼?卻很少有人去弄清楚。很多人印象裡的財務自由,就是有很多錢,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人們往往盯著馬雲、馬化騰的幾千億資產,認為他們才實現了財務自由。
實際上,財務自由對很多人來講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工作,我們的財產帶來的收入,能夠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就可以了。
生活需要是基本需要,不能過於奢侈或者漫無邊際。動不動想買下一座大樓,這就不是財務自由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人均消費水平確定財富自由的標準如此來看,按照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水平19853元計算,每年資產性收入達到這個水平,也算實現了財務自由。按照長期理財收益率4%~4.5%計算,差不多,我們有積蓄44~49.6萬元就可以了。
這個水平確實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實際上可能比這個複雜的多。比如,我們應當綜合考慮問題。一個人實現財務自由,背後實際上是代表了整個家庭,4口之家的話就需要接近200萬元的現金財富了。這個水平可能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實現的了。
社會在進步,收入在增長我們每年的消費水平都在增長。實現財富自由,要保證我們的收入水平能夠跟消費水平相適應。不能說今天實現了財富自由,明天就不自由了。
40歲就實現財富自由,未來可能至少還有40年的路要走。2018年人均消費水平是19853元,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如果40年能一直保持8.7%的水平,到2058年這一數字將會變成55.85萬元。在人民幣幣值穩定、略微實現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顯然不現實。
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怎樣的呢?一般來講,居民收入在670美元到1250美元之間。我們按照1000美元計算,未來匯率保持在1:6.9,這樣我們人均月收入大約是6900人民幣,一年工資性收入是82800元。而2018年我們人均工資性收入只有15829元,大約是現在的5.23倍。
按照相同比例比較,未來一年的人均支出10.4萬元人民幣左右。要想以理財收益實現財富自由,未來人均資產應當達到260萬元,一個家庭應當超過1040萬元。
如果我們現在就儲存了1000萬元,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是綽綽有餘,而且還能夠有所繼續實現財富的增值。
結論綜上所述,如果單純以純貨幣資產為比較,對於一個四口之家的主要勞動力,要實現全華人均消費水平的基本財富自由,應當至少掙足500萬元以上的財產。但是,如果你讓擁有500萬貨幣資金的家庭過人均消費水平1.98萬元的生活,可能又是一個笑話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踏踏實實的購買一份基本養老保險,按100%社平基數水平繳費,等到退休年齡,也差不多能有社會平均工資40%左右的養老金,就能夠達到這樣的生活水平了。
回覆列表
四十歲存款超過三百萬,沒月投資回報三萬起。加上你的年薪三十萬起,基本上活的比較自由了。想買的車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