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獨小小小

    譯文有一間低矮的茅屋,坐落在長著清草的溪邊。有人好像帶著醉意在交談,多麼好聽啊,那音韻柔美的吳地方方言啊!原來是一對白髮老人,卻不知是誰家的公公婆婆在此聊天?

    大兒子在小溪東邊的豆地裡鋤草,二兒子正忙著編織雞籠,最喜愛的小兒子調皮淘氣,躺在溪頭剝吃蓮蓬。

    賞析這首詩的詞牌之下,有《村居》標題。可見是透過一家人的活動來寫寧靜美好的鄉村生活。

    上闋寫背景。茅屋雖很矮小,卻很突出,尤其是它坐落在長著青青草兒的溪邊,顯得很美。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中,聽到有兩個人帶著醉意講話,他們都操吳地口音,聲音溫和而柔美。乍一聽,還以為是年輕夫婦在說話呢。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對白髮夫妻!

    下闋寫一家三個兒子的活動。大兒子正在小溪東邊的豆地裡鋤草,二兒子正在屋前編織雞籠。他們都是勞動者。作者以主要筆墨寫農村的寧靜美好時,也寫了農業生產活動。這樣寫,是符號農村生活的真實情形的。最後兩句寫小兒子。全詞五個人,寫白髮夫婦用了兩句,寫大兒子、二兒子各用了一句,寫小兒子也用了兩句。寫老夫婦可愛之處,主要寫他們的聲音;寫小兒子,主要寫他躺在溪頭大吃蓮蓬的神態。“最喜”一詞,既可理解為老翁老婦對小兒子的偏愛,也可理解為作者對小兒子的喜愛。事實上兩者都有。“亡賴”本是貶義詞,這裡作者先說“最喜亡賴”,再勾勒出小兒子吃蓮蓬的神態,於是“亡賴”就成了表達作者喜愛情感的詞兒,說的是小孩活潑淘氣了。

    全詞語言自然、樸素、清新,同作者所描繪的農村風物一樣,情調健康明朗。而在描寫農村風景時,專筆寫景極少,溪邊豆地、屋前雞群、蓮荷水域,全隨人物寫出。對於人物,作者往往輕帶一筆,則聲音、動作如在眼前,種種情狀,栩栩如生。這些高明的藝術手法,值得我們借鑑。

  • 2 # 黑鐵傭兵豬炮炮

    釋義: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原文: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補充

    辛棄疾生於金國,早年與黨懷英齊名北方,號稱“辛黨”。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擒殺叛徒張安國,迴歸南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力排眾議,創制飛虎軍,以穩定湖湘地區。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宰臣韓侂冑接連起用辛棄疾知紹興、鎮江二府,並徵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諡號“忠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露娜如何月下無限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