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綜合小哥哥

    1·原文: 浣溪沙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2·內容:上闋透過描寫作者在謝雨途中的所見所聞,寫出了在雨後農村欣欣向榮的景象.下闋作者對生活、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 2 # 使用者7266214309263

    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宋)蘇軾

    遊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註釋】 浸:泡在水中。 瀟瀟:形容雨聲。 子規:布穀鳥。 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 白髮:老年。 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上闋。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下闋

    【譯文】 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布穀鳥的啼叫聲。誰說人生只會變老,不能再變得年輕?你看門前的溪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嗎!不要再發白髮暮年時光流逝這樣的感概了。 【賞析】 這首詞寫於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上闋寫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寫早春時節,溪邊蘭草初發,溪邊小徑潔淨無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卻以瀟瀟暮雨中,杜鵑哀怨的啼聲作結。子規聲聲,提醒行人“不如歸去”,給景色抹上了幾分傷感的色彩。下闋卻筆鋒一轉,不再陷於子規啼聲帶來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筆。常言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歲月的流逝,正如同東去的流水一般,無法挽留。然而,人世總有意外,“門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實景,又暗藏佛經典故。東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為年華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淺顯,卻值得回味。先著《詞潔》卷一謂:“坡公韻高,故淺淺語亦自不凡。” 全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然而上闋結句的子規啼聲,隱隱折射出詞人處境,也更顯出詞中達觀態度的難能可貴。 寫作背景: 詞人遠謫黃州、抱病遊清泉寺所作。上片寫清泉寺的風光,下片情景生情,迸發一段坦蕩、樂觀、令人奮發的議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缺血性腸病腹痛位置在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