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不懂的歷史小故事

    軍事上:北京保衛戰,一戰足以名垂青史。延續明朝國運200年。

    政治上:在滿朝文武提出南遷之時,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力排眾議,擁立朱祁鈺為皇帝。(為自己埋下禍根)

    以下出自:當面明月《明朝那些事兒》

    他的偉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證明,因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詩一樣,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而於謙不但才能過人,品德上也幾乎無可挑剔,所謂德才兼備者,千古又有幾人!

    當年明月評價于謙是整個明代第二人(僅次於聖賢王陽明),但如果只論對大明國運的影響他應該排到第一。

  • 2 # 忱評CHENPING

    于謙,字廷益,錢塘人,永樂十九年進士。于謙名垂青史,其最著名的事蹟就在於北京保衛戰。

    1449年,明英宗率國之精銳數十萬北伐,然而一頓騷操作之下全軍覆沒,自己也淪為了瓦剌人的俘虜。瓦剌也先乘勝勢之威,挾明英宗朱祁鎮進逼北京,京師震動。當時北京城中所剩之兵多老弱。面對瓦剌大軍,城中人心惶惶,許多城中大戶紛紛南逃。于謙等人力排眾議,拒絕南遷。其受領兵部尚書,組織北京保衛戰,擊退了瓦剌大軍。明朝國祚得以延續。同時,于謙的個人品格高尚,正如其詩作《石灰吟》所言: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3 # 承鍩

    于謙對大明王朝有再造之功,百家講壇給過於謙“救時宰相”的稱號。

    大明自成祖朱棣起,都城由南京遷往北京。這樣一來,中原王朝能提高打擊遊牧民族的效率,但離遊牧民族太近安全隱患巨大。在明宣宗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瓦剌開始崛起,在明英宗時期已經統一了蒙古各部。

    瓦剌經常襲擾邊界,威脅首都北京的安全,這時血氣方剛的明英宗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出色的皇帝,決定親自帶兵平息瓦剌。皇帝御駕親征直接帶上了20萬的主力部隊,瓦剌才區區5萬,而且還是在明朝地界作戰,怎麼看都是明軍的順風局。可偏偏明英宗非要來回折騰軍隊,加上遇上了雨天,軍隊被搞得首尾混亂。瓦剌也先抓住戰機,在土木堡以少勝多殲滅明軍主力,俘虜的明英宗。

    土木堡戰敗的訊息傳到北京,整個朝堂都炸窩了。明軍精銳盡喪,北京門戶洞開,好多大臣都提議南遷避敵鋒芒。當時的兵部尚書于謙站了出來,和孫太后商議安排了英宗的弟弟郕王即位穩定大局。並用宋朝的靖康之變為例,力主保衛北京。明代宗被于謙所感,將戰時指揮全權委託給於謙,這可以說是一段明君強臣的佳話。

    于謙動員百姓保家衛國,重新整合明軍死守北京,使得瓦剌多次進攻無果。明朝各路的勤王之師陸續趕到,瓦剌支撐不住就匆匆退軍。在於謙的領導下,明軍打贏了北京保衛戰,明王朝得以轉危為安。

    于謙不僅成功守住了北京,在之後的作戰中,收復了許多要塞和重鎮,瓦剌在一系列的打擊之下主動求和,送還了明英宗。

    明英宗回到大明,沒多久就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掌權。作為明代宗重臣的于謙受到了牽連,這時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紛紛落井下石,明英宗不得已下詔處死於謙。

    當官兵奉命查抄于謙府邸時,沒想到竟然是家徒四壁,僅有的貴重物品,還是明代宗硬給他的賞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曆1964年8月21日是什麼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