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背後文化是啥?
4
回覆列表
  • 1 # 聚合瀟湘

    在美國原本給服務生小費,本意是想激勵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對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服務態度好小費就多給,服務態度不好,小費就少給甚至不給。但是美國的小費制度已經變得越來越畸形,美國的餐廳等消費場所把本來應該是資本家和僱員的勞動關係,硬生生扯到消費者的頭上,這樣的做的目的就是減少工資成本,把本來應該他們出的錢讓消費者來替他們承擔。在歐美的其他國家都是沒有像美國這種幾乎是強制的小費制度,你給與不給完全是看你個人意願,但是在美國服務員的主要收入就是小費,比如美國餐廳的服務員時薪普遍都是很低的,有的甚至就沒有,服務員的收入全靠小費,所以在服務員的概念裡面,你的小費就是他們的工資,你要不給小費,那就是等於不給他工資,在其他國家服務員都是有自己的基本工資的,小費對他們來說只是外快而已,這就是本質原因,所以你以為你給服務員的是小費,其實你給的是他的工資啊。在我們過去其實也是有“小費”的,只不過名字不同,叫“賞錢”。 但這個“賞錢”不是專屬於某個服務員的,而是整個飯館的夥計共享。包括後廚和跑堂,人人有份,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獎金”。好的飯館“賞錢”的收入往往要超過工錢。 過去下飯館是“有錢人”的專利,尤其是大飯莊,差不多跟現在到五星級酒店吃飯一個道理,吃的不是實惠和價效比。要的就是“排面”,就是頂尖的廚藝和服務。而且過去夥計能耐很大,不但要會伺候人,還得會“唱”,比如: “上等酒席一桌,大洋八塊,X爺賞十塊不找!” 然後,飯館樓上樓下所有夥計齊聲喊: “謝X爺賞!” 這在過去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但解放後,夥計變成了“服務員”,不再是低眉順眼伺候人的角色,成了勞動人民。但很多技能也沒了。況且有錢也不敢這麼得瑟,一度還得用糧票,有定量。這種“文化”就消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蛀牙要怎麼防止呢?牙齒表面有黑斑是蛀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