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周邊的國家對於波蘭始終都不待見,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國家自始至終都跟別人不太一樣,這些不一樣的事務匯聚到一起,就形成了獨特的“反波蘭情緒”(anti-polish sentiment)。雖然這個說辭對於波蘭和波蘭人帶著那麼一點蔑視甚至歧視的色彩,但是總歸是能夠反映出相關其他國家對於波蘭的反感。
波蘭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966年皮雅斯特王朝的梅什科一世接受天主教的受洗,這也標誌著波蘭由一個斯拉夫蠻夷正式邁進了文明國家的行列,一般認為這也是波蘭歷史的開始。波蘭人也是第一個成功基督化的東方民族。所以波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當中帶有濃厚的天主教色彩,其總是強調自身正統性,證明自己是個文明國家。
然而,波蘭自身的斯拉夫野蠻霸道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對於周邊的其他天主教教友邦國和王國們一點也不客氣,四處征伐。普魯士人、奧地利人、北方的立陶宛、愛莎尼亞、瑞典等幾乎沒有不被它侵擾過的。對於信奉東正教的東斯拉夫哥們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更是視其為蠻夷,與俄羅斯之間的恩怨更是延續至今。所以波蘭的歷史給歐洲周邊國家的印象並不好。
近代以來波蘭逐漸衰落,並且在1795年到1918年的123年時間內曾經一度消失。一個曾經曾經強盛一時卻滅亡,然後又再次重生的國家必然是一個極強的民族主義的國家。東亞的在南韓,以及中東的以色列身上也有著類似的特點,在鄰國名聲都不是太好。他們對於那些跟自己有過節的國家的報復必然是十分強烈的。所以復活了之後的波蘭周邊國家關係並不融洽,與蘇俄之間甚至還爆發了戰爭。最後的結果就是波蘭再次亡國,雖然二戰之後再次復國,但是卻成了蘇聯的衛星國和附庸。
冷戰之後的波蘭繼續扮演著“另類”角色,在前東歐國家中是反俄羅斯的橋頭堡和先鋒,尤其是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在歐盟內部成了背離價值觀,倡導右翼排外、反移民立場的“刺頭”之一,不但如此而且波蘭更是經常強調自己歐盟大國的角色,一直想在歐盟內部攫取比肩德、法一般的話語權。總之波蘭這個國家以及這個民族的包容性並不高,而且民族自信心極強,帶有很強的排外色彩,並且對於歷史問題的認知和粉飾很有問題。今年年初波蘭透過“猶太大屠殺法案”以此來掩飾波蘭在二戰期間配合德國從事的反猶、排猶的黑歷史。波蘭和以色列之間也因此結下了樑子,爭論不斷。
波蘭周邊的國家對於波蘭始終都不待見,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國家自始至終都跟別人不太一樣,這些不一樣的事務匯聚到一起,就形成了獨特的“反波蘭情緒”(anti-polish sentiment)。雖然這個說辭對於波蘭和波蘭人帶著那麼一點蔑視甚至歧視的色彩,但是總歸是能夠反映出相關其他國家對於波蘭的反感。
波蘭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966年皮雅斯特王朝的梅什科一世接受天主教的受洗,這也標誌著波蘭由一個斯拉夫蠻夷正式邁進了文明國家的行列,一般認為這也是波蘭歷史的開始。波蘭人也是第一個成功基督化的東方民族。所以波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當中帶有濃厚的天主教色彩,其總是強調自身正統性,證明自己是個文明國家。
然而,波蘭自身的斯拉夫野蠻霸道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對於周邊的其他天主教教友邦國和王國們一點也不客氣,四處征伐。普魯士人、奧地利人、北方的立陶宛、愛莎尼亞、瑞典等幾乎沒有不被它侵擾過的。對於信奉東正教的東斯拉夫哥們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更是視其為蠻夷,與俄羅斯之間的恩怨更是延續至今。所以波蘭的歷史給歐洲周邊國家的印象並不好。
近代以來波蘭逐漸衰落,並且在1795年到1918年的123年時間內曾經一度消失。一個曾經曾經強盛一時卻滅亡,然後又再次重生的國家必然是一個極強的民族主義的國家。東亞的在南韓,以及中東的以色列身上也有著類似的特點,在鄰國名聲都不是太好。他們對於那些跟自己有過節的國家的報復必然是十分強烈的。所以復活了之後的波蘭周邊國家關係並不融洽,與蘇俄之間甚至還爆發了戰爭。最後的結果就是波蘭再次亡國,雖然二戰之後再次復國,但是卻成了蘇聯的衛星國和附庸。
冷戰之後的波蘭繼續扮演著“另類”角色,在前東歐國家中是反俄羅斯的橋頭堡和先鋒,尤其是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在歐盟內部成了背離價值觀,倡導右翼排外、反移民立場的“刺頭”之一,不但如此而且波蘭更是經常強調自己歐盟大國的角色,一直想在歐盟內部攫取比肩德、法一般的話語權。總之波蘭這個國家以及這個民族的包容性並不高,而且民族自信心極強,帶有很強的排外色彩,並且對於歷史問題的認知和粉飾很有問題。今年年初波蘭透過“猶太大屠殺法案”以此來掩飾波蘭在二戰期間配合德國從事的反猶、排猶的黑歷史。波蘭和以色列之間也因此結下了樑子,爭論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