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小落1

    電影和相聲,都是藝術。藝術有審美認知,審美教育,審美娛樂的三種社會功能,透過寓教於樂,以藝術美向娛樂大眾,教化大眾。關於以上這個問題,列出幾點僅供題主考慮:一是電影和相聲的不同。很顯然,二者藝術表現方式,受眾方式,傳播方式均不一樣。電影,作為視聽語言,與相聲相比,相對承載的娛樂教化功能較多。二是,無論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藝術教化功能是不可分離的。相聲,電影都有教化的藝術功能。郭德綱說這句話的意思不要曲解,他的意思是,相聲要有教化和娛樂的雙重要點,如果不可樂,那就真的鬧笑話了,是從相聲的娛樂性出發談的。三是從藝術角度來說,無論是相聲和電影,都有”料”,比如相聲裡的包袱和梗,電影裡的喜劇矛盾,都是透過藝術的方式表達某種理念或教育意義,這就是其教化功能的所在,藝術作品的教化性和娛樂性是共存的。總之,無論相聲,電影,娛樂大眾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由其藝術本質功能決定。但由於受眾,表現形式等方面的原因,電影相比相聲,承擔的娛樂大眾,教化大眾的功能要多一點。

  • 2 # 葉漱玉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我一看到這個問題就喜歡上了,哈哈!

    首先,這個問題的角度非常新穎,說的非常好。電影和相聲都是一種藝術,為什麼電影這種藝術需要承載更多,而相聲只要做的可樂就行了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第一,藝術形式不同。相聲總的來說是一種小眾的東西,直到現在,跟其他的曲藝相比,並沒有太亮眼的特色,沒有獨立成一個大的種類,而且相聲是一種用來聽的藝術,可是電影是一種用來看的藝術,相對於別的視聽藝術,電影,已經做到了一種極致。老話說的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相對於耳朵聽到的,我們更願意用眼睛去看一些事情,這就是我們的接收機制天然決定的。相對於聽,我們更願意看,這是人的特性,誰也不能改變得了的。

    第二,商業化程序也不同。相聲創作出來,得面對大眾表演,每一次表演,都需要表演者全力投入,但是收益情況大家也可以很簡單的看到。郭德綱一場票可以賣到1800塊錢,那麼試問,現在,有幾個人能有錢到天天去聽相聲呢?你要是幾十塊錢我還願意去聽一聽,但要說成千上萬塊錢去聽一場相聲,很多你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是負擔不起的。但是如果把票錢降到幾十塊錢一張,表演者的收入又成了一個問題。相聲這種藝術形式就算再簡單,那也是一種藝術,是需要去創作的,想要藝術含量高,就需要更長的創作週期。如果創作週期長,平攤下來的收入就更少,這就是相聲商業化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所有相聲從業人員都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反觀電影就完全不同。電影的商業化機制已經完全成熟了,一部電影,你的創作週期可以很長,可以用更多的時間,用更多的參與人員,把這一部作品打磨得盡善盡美。因為電影的商業化機制很成熟,只要你的作品成熟,能夠足夠的被大眾認可,在同一時間內,你的作品可以走遍全世界。電影票價也便宜,幾十塊錢,普通人完全都可以承受得起。而且你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你就不必再去耗費精力去創作了,因為剩下的是髮型的問題,發行的問題,有發行的人員去解決,這就是成熟的商業化機制所帶來的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手數的頭寸和贏衝輸縮這兩個方案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