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老師談中小學教育
-
2 # 薇薇育兒知識分享
首先要知道孩子多大了
不同年齡階層方法不同
其次,您是男性還是女性
這也是有不同的方式
-
3 # 張道樸道德經親子教育
其實根本點就是做到“以柔克剛”。
1、當兒子生氣的時候,把自己變成空氣,允許他把脾氣發出來,發出來後,再溝通:是爸爸媽媽錯了的,及時反省;是兒子錯了的,該怎麼改,下次注意。
2、謙虛,主動徵求兒子的意見。特別是關於全家的計劃,兒子的學習,要多聽一聽兒子的意見,這樣可以激發他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建設性,更加增強他的參與感。
3、如果是爸爸,可以一起去做運動:羽毛球、游泳、跑步、兵乓球…在運動中增加親近感,把一些經驗和智慧傳遞給他,更會把爸爸的陽剛力量傳遞給他。
4、全然地接納,不管兒子錯的多離譜,都全然接納他。所以平時不要動不動就指出他的缺點,因為接納是幫助他變好的開始。這裡區分一點,接納和縱容是不一樣的,前者立足在幫助兒子變好,後者立足在兒子一切都是好的,不需要改。《道德經》“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5、同理心面對兒子的痛苦和煩惱,學習上、青春期、學校社交和社會交往等等兒子都會面對各種問題,要的是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將心比心。這樣會贏的兒子的認可。
6、心疼他。當兒子有壞習慣、壞毛病的時候,心疼他也在痛苦當中,他也不想這樣,也想改好;要的是父母一起努力,幫助他變好,而不是要求他變好,這個重要環節是心疼。
家長願意和孩子交流,說明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要怎麼樣和孩子交流,必須得明白一個前提,孩子他是人,一個具有獨立自主人格的人!且不因他的年齡大小、閱歷多少,而有所改變。
當家長爆發情緒向孩子開火的時候,孩子必然是潛意識的反抗。就像你拿把劍刺別人,而別人不可能會笑臉相迎,更不可能告訴你,這一劍一點都不疼,還很舒服,讓你繼續刺。相反的,一定刺出來的是怒目相向。所以當家長責怪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對孩子好好說過話?尤其是在孩子犯錯出問題的時候。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因為不清楚教育方向,然後憑著經驗對孩子放縱放手而放任自流的讓其成長,及至後來,發現問題來了,沒辦法再放縱了,於是開始收手,一天到晚的對孩子監督、逼迫,當然還少不了包辦與干涉,孩子失去了基本的自我、自由。但是,也因為一直以來的放縱式教育的基礎,導致了易縱難收的現狀!於是這種猛然的硬性收手的方式,也必然的將遭到孩子的反抗,也即是叛逆的出現!
孩子雖小,但是他們一樣有著自己的人格與尊嚴,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人格與尊嚴遭受干涉與踐踏的時候,他們希望有著自己的自由與自我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反抗。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多數情況下就是因為孩子在對外在干涉進行反抗。不過是孩子希望按自己的意願,而不是按家長或老師的意願辦事而已,如此就該被扣一頂“叛逆”的帽子?譬如近些年頻頻出現的學生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現象,莫不都是如此!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孩子心理的脆弱,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合理。
家長一定要放下姿態,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用合理的方式幫孩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