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待遇哥
-
2 # 愛袁說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範等。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孔子的為政主張是:
1、為政以德
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著它。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2、禮治
就是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孔子認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孔子說“為國以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意思是禮是治理國家的法則,就像秤、繩墨、規矩一樣的重要;不以“禮”治國就如沒有耜(古代的農具,用於鋤地)而要耕地一樣。
3、正名
4、仁政
孔子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禮”。“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