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進健康

    我在幾個三甲醫院做臨床課題這些年,所見所聞。確實醫生很辛苦。

    南京一家有名的三甲醫院,最高一天的門診數超過400,想想門診醫生心力體力消耗很大,不亞於馬拉松。

    有的病友排隊掛號,花兩個小時,到醫生面前就一分鐘,覺得有點虧,但是沒有辦法,人很多。要知道門診的醫生,一天有幾百個一分鐘合在一塊兒,高效連軸轉,水都沒有時間喝。

    另外手術醫生,壓力比較大的。給不給紅包,他們都會認真對待,絕大部分都具備職業操守。那給了紅包、領導熟人打招呼了,那可能給他的壓力更大。

    前不久我還跟一個主任醫師聊天,上個月他一天,最高紀錄開十七場手術,一大早忙到晚上十一點,結束的時候恨不得手術刀一扔,白大褂不脫,就地倒地睡覺。

    不少醫生好比一個拉磨的驢,驢子累了想歇,可是磨還在不停的轉呢。

  • 2 # 眼科教授

    醫生面對的是有病的人,很多病搞不清原因,多數病都治不好,只能緩解,還有的疾病例如心肌梗死,盡力治了,最後還可能是人財兩空。搬磚工面對的是磚頭,打碎幾塊關係不大,修車工面對的是車,修不好還可以換零件,可以多次換,甚至車主把車賣掉或報廢,病人不一樣的,你的父母生病了,一次手術做不好,馬上就可能面臨醫患糾紛,同樣的藥用在不同人身上,有的可能治病,有的可能有過敏和其他副作用導致死亡。肚子裡的五臟六腑不能隨便扒開檢查檢查,只能用超聲波,X線,核磁共振等進行間接觀察,看不清楚或判斷失誤在所難免,只有剖開看看才能搞清楚,但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這樣做的,另外病人不是機器,是有感覺有思想的,身體的病治好了,思想和感覺方面不滿意也不好交代。所以治病救人是個複雜的事情。醫生是要努力讀書,堅持學習完成不斷跟上醫學科學的進步,不願意讀書學習的人,也當不好醫生。就像對年輕人的教育常用的那句話: 現在學習不努力,以後努力去打工。不要嚷嚷打工搬磚的苦,也不要嫉妒醫生拿了高工資,都不要喊辛苦,不想辛苦就做過無憂無慮的白痴算了

  • 3 # 何冠盛

    醫院是特種行業中結構最為複雜的服務行業,它擔負著社會穩定,大眾生命的重任,沒有完全重視這種結構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官員就無法掌握和控制這種行業為人民提供服務,作為醫療機構,利益大於一切也是普遍存在目標,這是國家醫療行業政策規定下的經營模式的結果,自負盈虧就是行業發展的核心所在,醫療從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專家、教授與服務物件就醫問診的患者之間的比例關係相差太大,這就是造成醫院從業服務人員負荷過重的結構性矛盾,特別對一部分醫療專業人才,它們的強度就更加難以負重,這種行業資訊都成了社會熱點,但為何還有今多從業者發出這種聲音,從解放戰爭到和平年代,這個行業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人民服務,苦和累就是這行業的最大特點,建議一些想入行或者改行之前的人士,充分做好準備,入職醫療機構還是佛教!

  • 4 # 小百何

    農民工是不很閒,醫生你累麼,在你用手接病人家屬紅包的時候,你心在想什麼,你為什麼不說農民工幸苦,這紅包不能要,你有沒有做到這一點。但也有好醫生不拿紅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剛滿月,現在每天都咳嗽幾次,聽著還挺重,偶爾有噴嚏,沒有鼻涕似乎有痰,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