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中漫步240210505
-
2 # 超超9918
答案是當然不能 古今中外一樣 考古的關鍵是在文字上 所以沒文字 所有發現只能說可能而不是史實 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牢記
-
3 # 雲淡風清1883506
1,民間口口相傳的史實。孟姜女哭長城,讓我們後人瞭解了舉世聞名萬里長城的修建,百姓經歷的艱辛。
但口述年代久遠了,會失實、失真。想想我們大家都做過的傳口訊遊戲吧,當時這麼近的距離,傳一句話,從第一個人傳到十幾個人就變了樣,鬧出好多笑話。
2,考古實物的發現。80年考古實證“五千年文明”良渚文化讓世人認識了“遠古中國”。
3,假設推斷。我們藉助現代化科技,從結果可以先假設再推斷出過程,就是復原。
透過考古和口傳史,只能得到一系列零碎的細節,根本無法還原歷史的全貌,甚至連框架都談不上。就好比我們看到了一幅殘缺的畫,上面只有簡單的線條或圖案,我們怎能透過這個部分來還原這一整幅畫呢?
眾所周知,世界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和中國。你有沒有發現,其它3個文明古國前面都加上了“古”字,唯有我們中國沒有這個古字。原因何在?
那是因為其他3個文明古國早已銷聲匿跡在歷史的長河中,根本不存在了,我們只能在史書中才能找到它們的存在,只有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斷過文明傳承的國家。
真是因為有了文字,有了史書等等,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組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影響著華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支撐著中華文明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
4 # 蓋天宣夜說
無假不成是非,歷史是能造假來的,否則就沒有偽史這一說。本人是相信人是有生命遺傳編碼資訊基因這事的,因此,對儒家門徒寫來的史書不相信。古代發生過的什麼?是人類的天經地義歷史!本來沒有男性三皇五帝這事,撰虛(顓頊)出來為的什麼?盤古開天劈地這事,唐代李白、李商隱、張繼、李賀都知道“月如無恨月長圓”的原因,現代幾人能知道是月亮開天劈地的嗎?孟子說的“仲尼之徒不傳恆文之事,是以後世無傳也”,是實話實說!夏朝之前就是天圓地方,華下九洲,上古帝女媧娘娘居上座母統母系久久女紅的堂虞朝,(史記)史書上有嗎?(山海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列子)“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名曰歸墟”?就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國位置!總之,不能教條的迷信寫來的史書!
-
5 # GUOTAIMINAN123
應該能知道,經過口口相傳還是能知道一些的,但是有限!不會像史記一樣那樣全面。不過即使是正史記載的東西也是有水分的,畢竟史記是統治者編寫的,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成分是很大的。包括上學時學的歷史也是一樣,有些事情經不起推敲的。只不過官方較有權威性而已。
-
6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文字一出現就用來記事了,它一直陪伴人類到現在,還將陪伴人類到永遠。如果說古人不寫史書,這是不可能的,古人要把知識、經驗留給下一代,還能不動筆嗎?無論哪一行業、哪一學科,都有哪一行業、哪一學科的歷史,都會有記載的,記載完整不完整是又一回事,實際上,口頭流傳也是記下歷史。如果說古人沒有寫史書,說明還沒有文字,沒有文字,說明人類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還處於愚昧無知的時代,進化到文明時代還有一段距離。要想知道古人的事,那只有靠口頭流傳了,如果口頭失傳了,就很難知道了。
-
7 # 米老季
如果沒有文字及其對文字的應用,肯定就留不下古人的記載,以及記載裡所表達的思想、認識、觀點,那我們別說瞭解古代發生過什麼,就連半年前發生過什麼也說不清楚!
如果有人反駁說,沒有古人的史書,肯定也會有古人的事蹟口口相傳下來,這就是即使古人沒有留下歷史的記載,我們也可以知曉過去發生過什麼的證據。我說,這叫掛一漏萬。透過口頭傳說對過去歷史的認識和了解是極其零碎、片面、膚淺的,僅僅依靠口頭傳說,我們對過去所能掌握的程度連“盲人摸象”都不如,更不談深入系統地研究了。
你也可能會提出反例說,古希臘《荷馬史詩》就是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傳說,對後人認識古希臘發生過什麼,有很大的意義。這樣說當然也是沒有毛病的,但是第一,從《荷馬史詩》中,我們不知道那時古希臘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社會生活各領域究竟發生了什麼,第二,口頭傳說中包含了大量誇張和神話的成分,很難辯別真偽,因此也不足為據,但對我們認識那段歷史有幫助。
如果還有人反駁說,以今天科學技術的發達,透過考古發掘中應用碳-14測定法,也可以對存留的歷史遺蹟進行判定,從而說明離開古人的歷史記載,我們照樣可以認識過去,很不幸,那就是遇到槓精了。因為碳-14測定法只能幫助我們證實或證偽歷史的記載是否正確,對旁的,它也就說明不了什麼了。
綜上,我們對歷史的認識,離不開古人對自己認識的成果,即古人對歷史記載形成的史書,但我們不能完全照搬,應透過考古發掘予以辯識。
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我們不能做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事情。
-
8 # 不空居士1
這個事也不能這麼說,古代人留下來的不單單是史書,留下的東西多了,你繼承發揚了多少呢,史書只是給一些人誤做些背書或是借鑑罷了,對於老百姓來說閒散的時候哈哈一會兒就行了。
-
9 # 怪獸小火龍
當然不能。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傳說是倉頡造的字。人類在文字發明以前才使用各種方法幫助記憶表達思想和交流意見。1.結繩記事2.刻木記事3.在器物(如生產工具或者個人的武器上)上刻畫標記4.圖畫記事。古代很多著作最初都是以口頭傳誦的方法流傳下來,在印刷術發達後才陸續整理成書的。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自文字至文章》“要知文字成就,所當綿歷歲時,且由眾生,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聖,亦憑臆之說也”。
人類脫離草昧從不開到半開化跨入了人類文明的門檻,走過了漫長的道路。當我們追溯這漫長的歷程,不得不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文化程序中,具有界碑意義的兩大進步——文字的發明,還有書籍的產生。想想人類的大腦或記憶力有限。怎麼可能把發生過的事,用口述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沒有錯誤是不可能的。夏朝以前很多傳說比較誇大,就是用口述傳下來的。
文字發明後,書籍應運而生。書籍所能提供的文化資訊,所記錄的更為豐富,更為精確,更為詳實,容量大得多,其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傳遞知識,交流思想的功能更為完善。中國文化所以能延續不斷,並在累積中日臻進步,書籍有非常大的作用。
正如樓主所言,如果我們中國沒有寫史的傳統,中國的傳遞是很有可能就像傳說一樣,就像西方古代歷史一樣。西方所有的歷史都是在所謂的文藝復興時期,由一些文人根據所謂的遺址(其中包含很多偽造的遺蹟),以及神話、傳說、宗教文獻,推論出來的。所以,他們必須找出文字,才敢說發現了人類文明。
但中國不同,中國記述歷史的歷史非常久遠,司馬遷撰述《史記》,用五帝本紀、夏本紀、商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等等;考古上的一個名詞——二重證據法。
1925年,由王國維提倡,「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意思是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量印證, 以考古代歷史文化,成了一種公認科學的學術正流。
王國維的意思是,用出土文物印證現有史料,一證明現有史料是真實的,二可以補充現有史料記述不夠確切的地方加以適當的糾正。而西方人是沒有歷史記載,所以一切依靠考古發現,以考古發現為第一位;中國是有歷史記載,當然是以歷史記載為第一位,而以考古發現為參考,中國的考古發現只能是對史料進行佐證或修正而非反客為主。
點評:史書傳承,離不開文字和書籍。文字和書籍對於人類文化並不僅僅具有資訊傳遞的意義。他們自身還具有美學和科學的價值。文字和書籍也是有一個從幼稚到成熟的漫長曆程,從而構成了文化潮流中的一條重要支脈。為我們這個民族增添了色彩活力和豐富的內容。
-
10 # 魯中居士
可以肯定的說:不知道。我們身邊就有現成的例子:印度,南韓,…… 如今沒有文字語言的國家,或只有拼音字母文字的國家對自己的古代歷史是蒼白的!只能靠考古發掘證傳說,但不完整。而世界上唯一的漢字卻能將歷史說明白。但離開文字,也只剩下推理和猜想了。如古埃及,也要將楔形文字翻成現在的拼音字母才能知道歷史。而漢字則可以直接識讀即可以知道歷史!
-
11 # 奴隸hOxo
別說古人沒有文字記載寫史書,我們不知道古代發生什麼了。就拿我們自身的經歷能說清一切了。我們的爺爺奶奶,在他們的一生又經歷了什麼,在他們一生髮生了什麼我們都是一概不知。
-
12 # 不為何足道哉
古人沒有留下史書的話,我們是很難知道古代發生過什麼的,比如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事實就是,名列四大古文明的印度,因為古時長期處於多民族分裂戰爭狀態,還喜歡把歷史寫出神話感,唯一流傳下來的兩本被認為是印度史書的《大史》和《諸王世系》,充滿了大量神話內容,讓人看了不知道是在看神話故事還是在看歷史,混亂無比,根本無從考證。
印度神話
像戒日王,這個著名的佛教護法聖王,在印度的歷史書裡竟然連在位的具體年代都不清楚,還得靠唐玄奘去西域和回來時的時間進行推算,再比如那爛陀寺這種輝煌無比的佛教聖地,在發現其遺址後,印度考古學家無法確認,也是透過玄奘大師的《玄奘西行記》所描述的大致行程位置,對寺廟建築的描繪,才能確定無誤。
那爛陀寺
再比如說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因為沒有歷史記載,根本不知道這個古蜀國到底是誰在那生活,是哪一種文化來源,又是怎麼會消無聲息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三星堆青銅器造型宛如外星人一樣奇特,還有獨特的製造工藝,有的部位看似焊接上去的,而焊接工藝在遠古時代常識上被認為是不可能的,誰來解開這些謎團?
外星人?
所以說,沒有史書的話,我們是很難知道古代發生過什麼的。
-
13 # 史文才子
美國著名學者斯塔夫裡阿諾斯說過,中國文化能千年傳承,依靠的是方塊文字。
假如古人沒有寫史書的話,我們基本上不會知道過去發生過什麼。
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繪畫、建築、考古等方面大概推斷過去發生過什麼。
-
14 # 如夢令123456789
在沒有文字記載以前的古代,我們能知道的也只能是透過現代的科學推測和論證,才能瞭解古代發生的事。如,六億年前的地球形態,生物的現狀。從無脊椎動物到有脊椎動物,從動物的進化到人類的發展,這些都是遠古時期不可能以任何形式的遺留下來。諸如地球的的變化,天燃氣,煤,石油等的形成,也是古代的文明不能反映出來的。古代沒有文記載時,有很多發生的具體事我們不知道,現在透過考古和發現,我們至少也瞭解一些。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我們當代人對古代的瞭解,基本是透過兩個渠道,一是考古實物的發現,再一個就是透過史書的流傳。尤其是史書的記載和流傳是後人瞭解歷史的主要渠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史書相比考古實物更具系統性和直觀接受性。可以這麼說,我們華夏燦爛文化的傳承史書是功不可沒的。我們華夏民族歷朝歷代都有著史的傳統,或為宮廷史官,或為士大夫文人,同時還有地方修志的傳統,這些都使得我們華夏文明一代代的延續。反之,像印度古代這方面就嚴重不足,反而要從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去尋找梳理。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歷代史書,我們想了解先輩們都做了什麼,有什麼豐功偉績,經歷了什麼樣的艱難困苦,就想黑夜中的行人一樣,看不到光明的路徑,只能去摸索、探尋、還有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