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強盛給東方的鄰居日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尊重強者的民族,看著唐朝如此強大,他們決定派遣使者到中國進行交流和學習,史稱遣唐使。
在整個唐朝,日本派遣過十九次遣唐使,可見當時日本對於整個中華文明和唐朝國力的推崇,那時候日本人以起中文名、做中國官員為榮。
在如此多的到大唐留學的日本學生和交流的日本使者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阿倍仲麻呂,他做過唐玄宗的機要秘書,和著名的詩人李白、王維等人是好哥們,他十九歲來到中國,一直到七十二歲死都沒有回到日本。
阿倍仲麻呂十九歲時隨著第八批遣唐使到達帝國的首都長安,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日本留學生,進入唐朝的國子監學習中國文化,並且去了一個漢名叫做晁衡,在中國歷史中晁衡這個名字比他的日本名字阿倍仲麻呂有名多了。
晁衡從國子監太學畢業之後,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一舉考中進士,一個外國留學生能夠考中進士,可見他對中國文化有多瞭解,中國文化知識十分淵博。考中了進士就能做官,所以晁衡一個日本人成了唐朝的官員,而且他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最後做到了秘書監監正,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國家檔案館館長,這是一個從三品的職位,而且位置及其重要,因為這個位置能夠接觸到國家機密,可見唐玄宗對其多麼信任,以及唐朝那時候大家的心態是何等的自信與開放。
而且晁衡與當時的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等人是好朋友,李白、王維都是出入於上流社會的詩人,所以能夠有機會與著名的留學生晁衡接觸,也許是因為才情相投,他們最終成了鐵哥們。從當時流傳下來的詩句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
天寶十二年,已經在中國居住了37年的晁衡思鄉心切,向唐玄宗請求歸國,玄宗感念其為唐朝服務幾十年,任命他為唐朝使節回訪日本,任命一個外華人為使節,可見玄宗對其的信任。於是晁衡終於如願以償的準備迴歸日本。
但是當年的航海技術比較受限,渡海往來日本和中國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能不能順利取決於天氣和海況,簡單的說就是靠運氣。然而晁衡的運氣並不好,他的船隻在剛剛出海沒多久就遭到撞上了礁石,船隻無法向日本航線,失去動力和控制的船隻只能順著洋流漂游,最後船隻飄到了越南。
然而,此時的李白只知道晁衡出海遇到了礁石,誤以為晁衡已經遇難,李白十分悲痛,據記載都快哭死過去,於是為紀念晁衡寫下了著名的詩作——《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
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
白雲愁色滿蒼梧。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李白與晁衡之間的深厚友誼。
後來晁衡到了越南之後,因為當時越南也是中國領土,所以晁衡又輾轉回到了長安,他受到了唐玄宗的繼續信任,依然任命他在政府中任職,最終他歷經玄宗、肅宗和代宗三朝,一共在唐五十四年。
晁衡在中國的經歷反映了當時日本人民對於唐朝文明的嚮往,也反映了中日兩華人民當時的友誼和交流,而唐朝政府任命日本人為官員,更顯示了唐朝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自信與開放。
唐朝的強盛給東方的鄰居日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尊重強者的民族,看著唐朝如此強大,他們決定派遣使者到中國進行交流和學習,史稱遣唐使。
在整個唐朝,日本派遣過十九次遣唐使,可見當時日本對於整個中華文明和唐朝國力的推崇,那時候日本人以起中文名、做中國官員為榮。
在如此多的到大唐留學的日本學生和交流的日本使者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阿倍仲麻呂,他做過唐玄宗的機要秘書,和著名的詩人李白、王維等人是好哥們,他十九歲來到中國,一直到七十二歲死都沒有回到日本。
阿倍仲麻呂十九歲時隨著第八批遣唐使到達帝國的首都長安,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日本留學生,進入唐朝的國子監學習中國文化,並且去了一個漢名叫做晁衡,在中國歷史中晁衡這個名字比他的日本名字阿倍仲麻呂有名多了。
晁衡從國子監太學畢業之後,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一舉考中進士,一個外國留學生能夠考中進士,可見他對中國文化有多瞭解,中國文化知識十分淵博。考中了進士就能做官,所以晁衡一個日本人成了唐朝的官員,而且他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最後做到了秘書監監正,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國家檔案館館長,這是一個從三品的職位,而且位置及其重要,因為這個位置能夠接觸到國家機密,可見唐玄宗對其多麼信任,以及唐朝那時候大家的心態是何等的自信與開放。
而且晁衡與當時的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等人是好朋友,李白、王維都是出入於上流社會的詩人,所以能夠有機會與著名的留學生晁衡接觸,也許是因為才情相投,他們最終成了鐵哥們。從當時流傳下來的詩句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
天寶十二年,已經在中國居住了37年的晁衡思鄉心切,向唐玄宗請求歸國,玄宗感念其為唐朝服務幾十年,任命他為唐朝使節回訪日本,任命一個外華人為使節,可見玄宗對其的信任。於是晁衡終於如願以償的準備迴歸日本。
但是當年的航海技術比較受限,渡海往來日本和中國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能不能順利取決於天氣和海況,簡單的說就是靠運氣。然而晁衡的運氣並不好,他的船隻在剛剛出海沒多久就遭到撞上了礁石,船隻無法向日本航線,失去動力和控制的船隻只能順著洋流漂游,最後船隻飄到了越南。
然而,此時的李白只知道晁衡出海遇到了礁石,誤以為晁衡已經遇難,李白十分悲痛,據記載都快哭死過去,於是為紀念晁衡寫下了著名的詩作——《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
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
白雲愁色滿蒼梧。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李白與晁衡之間的深厚友誼。
後來晁衡到了越南之後,因為當時越南也是中國領土,所以晁衡又輾轉回到了長安,他受到了唐玄宗的繼續信任,依然任命他在政府中任職,最終他歷經玄宗、肅宗和代宗三朝,一共在唐五十四年。
晁衡在中國的經歷反映了當時日本人民對於唐朝文明的嚮往,也反映了中日兩華人民當時的友誼和交流,而唐朝政府任命日本人為官員,更顯示了唐朝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自信與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