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阮光鋒
-
2 # 39健康網
奶茶中的奶精是殺精兇手?
奶茶會殺精的說法把主要矛頭指向了奶茶中的奶精。
這一觀點認為,市面上絕大多數珍珠奶茶既沒有“奶”,也沒有“茶”,你喝到的奶茶,其實是奶精兌茶粉外加香精的產物。
而奶精含有反式脂肪酸,長期大量攝入不但會增加心血管病發病率,還會影響精子卵子的質量,阻礙激素合成,增加不育發生的機率。
奶精不能和反式脂肪酸劃等號
首先我們來認識奶精這個“小妖精”。
奶精是一種代替牛奶的物質,最開始是為了代替牛奶新增到咖啡裡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植脂末。一聽到植脂末有人要跳腳了:就是反式脂肪酸!
而實際上,植脂末並不等同於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的原料中有氫化植物油,它是由植物油透過加氫工藝製作而成,氫化這一步可以讓液態植物油更容易固定,以滿足工藝和口感的需求,而且保質期也比較長。
如果植物油氫化不完全,有一些雙鍵發生轉化,就會產生“反式脂肪”。如果完全氫化,產生的就是飽和脂肪,不含反式脂肪酸(當然,飽和脂肪也不是好東西)。
因此,簡單地將植脂末或者奶精直接視為反式脂肪酸並不準確。
反式脂肪酸無所不在,奶茶還排不上名次
說起反式脂肪酸(TFA)的危害,目前較明確的是它對心血管的影響,至於是否導致不育,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說明它們有直接關聯性。
當然,不管TFA是否導致不育,減少攝入一定是對身體有利的。
為了減少過量攝入TFA的風險,世衛組織建議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應該不超過1%。
我們是否超過這個數值呢?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調查資料顯示,中國男性和女性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均為0.2%;
2011年北京、廣州這兩個一線城市的居民反式脂肪酸供能比為0.3%。
可見目前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仍在合理範圍。
因此,把奶茶和不育、反式脂肪酸劃等號實屬矯枉過正,但是反式脂肪酸確實是身體健康的危險因素,應該儘量減少攝入。
-
3 # 肖震宇的科學小屋
路邊店10塊錢一杯的奶茶應該是植脂末做的,不見得是奶粉。而植脂末主要的危害是裡面的反式脂肪酸(現在新版的植脂末都是不含反式脂肪酸的了,但是路邊店不保證是不是用老版本的植脂末)會引起血液裡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英文縮寫忘掉了)增加,容易增加血栓或粥樣硬化的風險。
至於殺精這個,似乎奶茶裡面沒人放雌激素吧。
所以與其擔心自己的腎,不如擔心自己的心臟和血管比較好。
保險起見,自己泡杯紅茶,加上鮮奶最靠譜了。
回覆列表
這種說法完全是嚇唬人。
“奶茶殺精緻不育”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之所以會有說法稱奶茶殺精,是因為說奶茶一般都含有香精和色素,甚至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這些物質對人體生殖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導致不育。
實際上,這種說法完全是誇大其實,存在誤導。我們現在常喝的“珍珠奶茶”等的確用牛奶的很少,大部分是用奶精調製而成,奶精就是用植脂末為主要原料做成的,的確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也有一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高的人群,精子數量與活力要低一些。但這只是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二者相關,並不能證明到底是反式脂肪酸導致精子活力低,還是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高的人群的其他特徵導致精子活力低。
而且,現在的植脂末生產技術已經可以生產 出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低,幾乎為零的奶精產品了。偶爾喝點奶茶也吃不進去太多反式脂肪酸。
另外,從中國目前的調查資料來看,中國居民目前攝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其實並不高,大家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