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6806220335

    古典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通常指費雪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兩種。

    1.費雪方程式費雪方程式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在《貨幣的購買力》一本書中提出的交易方程式,即:M=TP÷V或MV=PT(7.1.4)式中:M為一定時期內流通貨幣的平均數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各類商品價格的加權平均數,T為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

    2.劍橋方程式以馬歇爾和庇古為代表的劍橋學派,以重視微觀主體為視角研究貨幣需求,認為個人對貨幣的需求,實質是選擇用哪一種方式保持自己的資產。

    他們認為,貨幣需求主要受人們的財富水平、利率變動以及持有貨幣可能帶來的利益等諸多因素影響。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對每一個人而言,名義貨幣需求與名義貨幣收入水平之間呈正相關關係。

    同理,對於整個經濟執行體來說,貨幣的需求與收入水平之間呈正相關關係。

    基於以上原理,馬歇爾和庇古提出交易方程式,即:Md=KPY(7.1.5)式中:Md為名義貨幣需求,K為以貨幣形式保持財富佔名義總收入的比例,P為價格水平,Y為總收入。

    那麼,費雪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有什麼區別呢?第一,兩個方程式對貨幣需求分析的出發點不同。

    費雪方程式強調的是貨幣是商品交易的手段,而劍橋方程式強調貨幣是保持資產的一種功能。

    第二,費雪方程式把貨幣需求與商品交易支出的流量聯絡在一起,著重於貨幣支出的數量與速度。

    然而,劍橋方程式以資產存量的角度去考察貨幣的需求,重視存量佔收入的比例。

    因此,費雪方程式又被稱為現金交易說,劍橋方程式則被稱為現金餘額說。

    第三,兩個方程式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有所差異。

    費雪方程式使用貨幣數量的變動來解釋價格。

    換言之,在商品的交易數量和價格水平既定時,也能求出貨幣需求量。

    而劍橋方程式則以微觀角度分析在多種經濟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對於保持貨幣的滿足程度。

    然而,人們保持貨幣需要付出成本,比如保持貨幣沒有利息收入,這一點會影響保持貨幣的數量。

    因此,人們要權衡決定貨幣的需求。

    不言而喻,劍橋方程式中考察貨幣需求的決定因素多於費雪方程式。

    劍橋方式程式中,隱含了利率對貨幣需求的影響。

    眾所周知,利率是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子護理好受益終身?42天裡哪些禁忌千萬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