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nhlgfdcvbny
-
2 # 踩棉花的喵
孩子喜歡有遊戲,特別叛逆。首先他初三應該是處於青春期的年齡,自我意識開始瘋狂崛起,他們想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於是在言行舉止處處想要表現自己。叛逆看上去是跟大人作對,其實是透過處處與大人意見處處相悖,來展現自己特立獨行。同時透過這些叛逆的行為,自己也在試探父母的界限在哪裡,是不是真的像他們口中一樣愛我,是不是我無論做什麼他們都會愛我。而從這一次次與父母的交鋒之中,他們也會慢慢明白,交往的邊界在哪裡?自己的邊界又在哪裡?
而很多父母受不了這種叛逆,怎麼好端端的孩子,突然變得這麼不聽話了?自己身邊的小綿羊突然長大了,還反咬自己一口。很多家長就採取打壓的方式,“以死相逼”要求孩子聽話,不給孩子“叛逆”。父母可能就像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好好聽話,自己輕鬆一點。可是這些極端的行為在孩子心裡卻留下深刻的陰影--我不聽話,媽媽就要去死。成長的風險太大了,我承受不起,我還是乖乖聽話吧。於是正在向著Sunny想要茁壯成長的小苗,像是被霜打了一般,不再成長了。因為父母這種過激的行為,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成長對於別人來說是一種傷害。
看似父母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孩子貌似聽話了,但是這種聽話的背後是抹滅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力量為代價的。他們會對生活慢慢喪失了信心,變得越來越無力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算再怎麼努力成為自己,父母也會像一座山一樣擋在他們前面。而父母這座山,他們越不過去,那還不如不努力。
網上有句吐槽說的很有意思,父母大學之前不讓你談戀愛,大學畢業卻要你馬上找個物件回家。這不就很像,青春期我們不讓孩子叛逆,不讓他慢慢成長學會成為自己承擔責任,18歲之後卻要求他們像成年人一樣成熟。可是身體是發育了,心智因為揹負上“叛逆”的罪名,永遠停留在12歲。
有些父母會想著既然他們要求獨立,自己又管不了,乾脆就不管了,聽之任之。而且因為認知不成熟,不知道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往往父母的忽略,會讓他們做出非常可怕的舉動,甚至走向犯罪。所以父母在青春期對於孩子的關注是有必要的,給孩子明確的界限是很重要的,什麼時候該讓步什麼時候不該讓步,這些不能一刀切。
雖然孩子是追求獨立,但是他們內心還是小孩子,想擁有自己的領土,又依戀父母的關懷。如果父母能夠接納他們的一切,並且給予他們感情上的支援,孩子就能越走越好,慢慢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社會人。孩子表達過自己這份訴求,可是如果被父母以各種方式擋回去,他們就會慢慢封閉自己的內心,就會轉向別的途徑獲取,比如打遊戲,早戀。因為這些可以給予父母給不了他們的滿足感。所以孩子喜歡打遊戲的背後,到底存在什麼心理訴求,作為家長,您瞭解過嗎?
-
3 # 逆風行180035007
和他商量,規定好玩遊戲的時間,玩的時候好好玩,學的時候好好學,君子協議,誰都不能違反。同時,你得開啟孩子的眼界,周圍孩子有特別愛玩遊戲,不能控制的結果是什麼?那些能控制好遊戲和學習的,結果又是什麼?個例我們不討論,不要以說教的形式告訴孩子,以身邊的例子潛移默化的讓他知道這些,當家長的著實不易,你經歷的這些,我都經歷過,仔細觀察孩子,原則性的問題,一定不要讓步,否則後面更糟糕。
回覆列表
如果你的孩子有厭學、叛逆、早戀、有網癮等問題,而你又束手無策。那麼,你需要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我看到很多家長對此頭疼, 就把兒子轉變的過程方法,在百度寫了篇文章 叫(陸簧暢的改變) 。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肯定能幫到你們!可以緩解孩子與父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