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一隻肉敏呀

    捐贈的衣服給了一些比較貧窮的地區,例如大山裡。大山裡的人們因為沒錢買衣服,所以他們的很多衣服其實已經破到不能再破了。也很希望大家捐衣服的時候把衣服洗乾淨,包裝成一個袋子,這樣也節省了工作人員的整理時間。

  • 2 # 燃燒的匪匪

    很多人都認為,都會定期將衣服送到捐衣箱,既清理了家裡的閒置物品,又能幫到困難家庭或貧困山區的孩子,舊衣物回收箱的出現,方便了大家處理家中的廢舊衣物,同時,又可以方便大家捐贈,傳遞愛心,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但也有少數的衣服進入二手市場,或者重新加工,轉賣。

  • 3 # 如是如是我聞

    什麼叫捐,捐就是放下。

    放下後,別再回頭看。否則結果如果不能令已滿意,又增了煩惱。就失去了捐贈的目的。

    捐出的當下,已經溫暖了自己的心。

    一切的煩惱,源自對過去的執著。

  • 4 # 曬著太陽的漁

    現在太多路邊的短租店鋪,在每個點就是三天到一個月,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基本上以¥100/3件任選的價格賣衣服,衣服又各色一件、從毛衣、襯衫、到連衣裙、大衣、甚至真皮衣服應有盡有的,估計就是收舊衣服,稍微整理清洗,隨便打個吊牌上去,然後出售牟利的。座標昆明。

  • 5 # 基金會輔導機構

    近年來,在很多城市都能見到舊衣回收箱,在積極捐贈舊衣服的同時,相信很多人也會質疑這些舊衣服到底去了哪裡?那這個去向就眾說紛紜了,最有可能是這三種。

    1.捐贈給需要的人

    多數市區的舊衣服捐贈箱是地方政府文明辦主導,市義工聯合會承接負責舊衣的收集和去向落實。還有少部分地方是民間組織及學校志願者協會或社團組織。

    對於回收的舊衣物,首先會進行分揀,挑選出成色較新、材質較好符合捐贈標準的,就會將其清洗、紫外線燈消毒後捐給有需要的人群,大多送去市區的敬老院、孤兒院以及一些貧困家庭。還有一部分是送去有需要的貧困山區或者公益組織以及個人,當然這種情況打包快遞費就很高,何況還要人力去處理。

    捐贈的衣服也是良莠不齊,如捐泳衣、內衣內褲。合適的捐贈出去,篩選剩下的衣物基本也不能再穿了。還有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舊衣服的需求就沒那麼大了,沒有找到合適的需求主體,那麼捐贈衣服就會有剩餘,那麼不適合的、多餘的衣服又去了哪裡呢?

    2.是被加工成再生材料

    剩餘的衣服就會售賣給資源再生公司。再生公司按照棉、麻、毛、絲、化纖等材質分類處理,透過科技手段,白色的棉質衣物經過纖維化處理變成棉紗,有機織物同樣經過纖維化處理變成無紡布,而一些滌綸織物則是透過化學處理分解變成滌綸原料,使舊衣物變廢為寶造福社會。

    大多數的社會組織售賣舊衣物再生所籌得的資金也將作為義工經費用於開展各類義工服務活動,從而實現舊物利用的良性迴圈。

    3.舊衣出口

    經過清洗消毒,出口到非洲、東南亞等一些貧困國家或者戰亂國家,進行牟利。

    甚至有人擔憂舊衣經過加工,又重新回到了我們身上。利用人們愛心捐贈的舊衣進行牟利,甚至重返市場銷售給我們,確認令人氣憤。但同時也要看到捐贈的衣服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公益組織去做的成本很高承擔不了,而且目前有需要的人們也沒那麼多了。

  • 6 # 黑匣子地理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衣食住行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很多人就算有許多當季的衣服,碰到自己喜歡的款式卻還是想買,好的往往可以穿上兩三年,一般都是穿一個季節就丟掉了,那這時候堆積的海量衣物該怎麼處理呢?在公寓樓下、小區當中,就能發現一些綠色的鐵皮箱子,上面印著捐獻衣物的字樣。大家要麼索性把舊衣服扔進垃圾桶,要麼就會選擇這個舊衣捐贈箱,你以為這些衣服會被捐獻給山區孩子或者生活困難的貧苦人家,其實大多不是這樣,不管是你丟掉的衣服還是捐贈的衣服,都是有可能被二手販子重複利用來套取利潤的,有的可能流往了國內市場,有的也可能送到了非洲市場,具體是怎麼個情況,

    要知道,大家把不穿或者穿舊了的衣服丟進垃圾桶,然後清潔工會開著一輛超大的清潔車將這些舊衣服運到垃圾場,這些堆積如山的舊衣服往往面臨的命運就是被掩埋或者焚燒。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會破壞大自然的環境,有些衣物被掩埋後難以降解從而造成土地汙染,而焚燒後的衣服會產生部分有害氣體汙染環境。所以相對於把舊衣服扔到垃圾箱一了百了,很多人會選擇將舊衣服打包投入小區的衣物捐贈箱,這些被投入捐贈箱的衣服大部分不會被捐獻出去,因為就算是貧困戶或者山區的孩子也開始慢慢提高生活水平,不太願意穿別人穿過的衣服,怕上面粘有細菌之類的。那麼這些舊衣服既沒有當做垃圾處理,又沒有捐獻出去,到底流通到哪裡去了呢?

    原來啊這些所謂的捐贈箱很多都是二手舊衣服販子設定在這裡,方便把住戶們不穿的舊衣服收集起來回去進行二次加工再利用,最終這些舊衣服會重新被投入市場,主要是在國內售賣或者遠送非洲。

    首先,二手販子會定期將綠皮箱子裡的舊衣服收集起來打包好集中運送的他們的工廠,有時候捐贈箱裡的衣服不夠也會向一些拾荒老人或者住戶以每公斤幾塊錢的價格回收,基本上是按一噸一噸的數量來。然後將一部分衣服賣給出口公司,一部分衣服留在工廠,不管是自留的還是賣出的衣服都會進行分揀、消毒、打包,經過操作後的舊衣服又能煥然一新。然後二手販子會把打包好的衣服集中賣給一些當地或者外地的經銷商,當然經過這樣一折騰舊衣服就有了更高的利潤,而經銷商拿到了這批衣服就會將其進行兜售,最終還是送回了人們的手裡,那些各個城市熱鬧非凡的夜市裡擺地攤賣的衣服很多都是這種二次利用的,而有的攤主索性就直接掛牌出售舊衣服,總會有一些貪便宜的人把這些舊衣服買回去,這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不過這些舊衣服也不光全部翻新一遍又回到了國內市場,賣給出口公司的舊衣服就會流通到國外市場,那麼全世界哪裡的人最需要這些廉價的舊衣服呢?當然是相對比較落後的非洲人民。這些出口公司大多集中在廣東這種沿海出口地區,方便貨物的運送,流程是跟二手販子一樣的,將舊衣服進行二次加工,翻新以後透過水路又或是空運送抵非洲。

    從地球上來看,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一些地區延伸到了西半球,東邊是印度洋、西邊是大西洋。如果想要從廣州運送舊衣服到非洲,就要經過南海,穿過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最終才能抵達,相比之下空運卻是要方便的許多,但是成本較高,不是出口舊衣服的明智之選。

    在送達非洲後,出口公司會將打包好的衣服賣給當地的進口商,這些進口商們會在從來首都進貨的批發商那裡裝差價,據說如果衣服數量足夠的話一天能賺個2萬英鎊左右,簡直比在內地兜售的利潤要高得多。

    這不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對於非洲進口商們來說衣服數量越多越好,就不怕收的太多賣不出去,一口吃不下個胖子嗎?這點大可不必擔心,要知道,截止到2016年,非洲人口約12億,約佔全球人口的16%,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亞洲。而且非洲的人口以每年2.3%的速度迅猛增長,遠遠高出亞洲的1%,人口的增長帶來的並不是繁榮的經濟,而是日漸落後的人民生活水平。

    由於從古至今一直以來的殖民地統治導致不管是工業發展還是農業種植,非洲在世界七大洲中都是最為落後的存在,經濟發展水平亦是最低。所以在日益劇增的人口數量與無法提高的經濟實力下,類似於舊衣服二次銷售的低端廉價產業在非洲大地簡直就一塊流油的大肥肉,無論你弄多少非洲人民基本上都吃的下去,這就是所謂的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進口商自然就只用考慮衣服數量的多少了。

    批發商在拿到這一大批翻新的舊衣服後就會返回本地,將其賣給當地的零售商,都是按一捆一捆的賣,就好像一個個舊衣盲盒一樣。有些非洲老百姓一買就是一捆,裡面的舊衣翻新程度不同,好的壞的混淆在一起,能否拿到物超所值的舊衣就得看買家的運氣了;還有一些零售商會像咱們中國夜市擺地攤一樣席地而坐開啟就賣,而大多數非洲人民就會撿最便宜的大包買,畢竟為了生活,什麼省錢咱們就買什麼,還要啥腳踏車啊。

    就這樣,你不穿的一件衣服兜兜轉轉漂洋過海來到了一個新的大陸並且穿在了一個非洲人的身上,他還能得到擁有一件新衣服的喜悅之情。有的觀眾可能會氣憤自己好心捐出去的衣服成了別人手裡賺錢的工具,但其實相對於掩埋焚燒的處理方式,能夠將舊衣服這種資源重新利用,也算的上是一種廢品迴圈開發的好辦法,既解了非洲人民的燃眉之急又減輕了清潔工人的工作負擔,最重要的是還能保護環境,其實也挺不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為什麼商人情願東西過期了都不願意降價賣?